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716 / 4093
55726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时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新谷入廪,喜庆丰收之时,是夜明月,高挂在空,月光酒满大地。家家户户开酒宴团聚。晚上赏月,摆上月饼、糕点,糖子、花生和瓜子,还有象征多子多孙的莲(连)子、枣(早)子,柚(又)子等果品“祭月”,请...
55727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俗话说:重阳之日好做酒。因此,不少农户在重阳节这天,用糯米酿甜酒。有的还过重阳节,虽无重九登高之习,但不少地方在这天蒸糕。“糕”、“高”谐音,表示“登高”。谚云“九月九,好酿酒”,“九月九,孵窝小鸡下年酒”,每到重阳...
55728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俗话说“冬至大似年”。但过冬至节的已经没有了。重在填坟、换碑、祭祖,类似清明。
55729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纳彩: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正式求婚、并携带一定的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说明先要派媒人去通许,犹如后世的提亲,提到允许,方可纳采。送的...
55730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纳吉:男将问名卜婚后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也就是说,到了这一步,婚事已经大致上确定了下来。唐代,称为“报婚书”,宋代称“过细帖”、“插...
55731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纳征:又称“纳成”、“纳币”,指男家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也就是说到了这一步,婚约已经完全成立。到了后世,则称为下彩礼、放定。历来的聘礼里往往少不了茶叶,所以又称为“茶礼”。...
55732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请期:男方送过聘礼之后,请人占卜求得一个吉祥的迎娶日子,不敢自专,派人告知女以征得女方同意,届时还要送雁为礼。《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俗称“提日子”、“送日头”。时至今日,举行结婚典礼的日期仍为民众所看...
55733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亲迎:指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仪礼·士昏礼》曾对周代的亲迎礼有过祥细记载。亲迎礼其实是婚礼的核心。古代婚姻“六礼”中,前面五礼都只在男女双方家长和媒人之间进行,双方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甚至包括婚姻当事人在内都并不知道,也不在场。只有到...
55734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定情:古代婚姻多为父母包办,不过也常有男女青年恋爱、互赠定情物的事情发生。《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出。投我以木李,所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可以理解...
55735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做媒:媒约是传统的婚姻介绍人。“父母之命,媒妁之约”,长期以来成为婚姻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周代设有官媒。《周礼·地官·婚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说明他们是代表官方来主管这些事的。...
55736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亲:又称“相门户”,在议婚阶段,由媒人安排一个适当的时间、地点,实地察看对方的情况,包括家财、人品等,然后来确定婚事的成否。古时一般由家长或长辈出面相看断定。有明查,有暗访,有男到女家“相关”,也有女到男家“看场”,还有男女双方到约定地点...
55737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吃茶:这里专指婚礼中的一个仪节。过去的人以为茶树一定要下子,一经移栽,很难成话,就用茶来象征“矢志不移”和“必定有子”。民间有“吃了茶,沾了牙”之说。如女方不中意男方,不会在男方家吃茶。
55738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嫁妆:女子出嫁,娘亲陪送过去的衣被、首饰、用具称为嫁妆,又称“收奁”、“添箱”。 魏晋时嫁妆还比较简朴,仅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后世则有衍变,一是讲究排场,将嫁妆看作是女子身价的象征、门第的象征,嫁妆趋向丰厚。民间称“摆嫁妆”,女家要将...
55739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哭嫁:又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开叹情”、“啼惨切”。人们以为“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把哭声当成婚礼热闹的象征。届时不仅新嫁娘哭,她的母亲以及女眷、女伴也陪哭,边哭边唱《哭嫁歌》。歌的内容因人而异,也有世代传承的,成为民歌中一...
55740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 类型: 民俗文化
花轿迎娶:新娘出嫁坐花轿,是宋以后的礼俗;唐以前一般是坐车。旧时有专门出租轿子的轿行。穷人平时不坐轿,不过结婚时总得去租来坐一回。花轿披红挂绿,有的还在两侧贴对联。一般在上轿前要“搜轿”,又称“压轿”,表示驱赶可能潜入花轿的妖怪。有的要把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