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885 / 1345
13261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代军府名。唐置羁縻州都督府,隶昆陵都护府管辖,总隶于安西大都护府,后移隶北庭都护府。故址在今新疆境内。今地不详。
13262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代军府名。唐太宗贞观二十四年(650)置羁縻州都督府。贞观后隶于安西大都护府。故址包括今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及中国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13263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代军府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总隶置。隶昆陵都护府,于安西大都护府,后改隶于北庭大都护府管辖。故址在今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
13264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戍守点之一,隶属安西都护府。《新唐书·地理志》称其在黑水以西七十里处。黑水即今奎屯河,故黑水守捉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县老西湖附近,乌苏北通塔城、阿尔泰;西至博乐、伊犁;东至沙湾,南逾天山可至焉耆,地理位置十分重...
13265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西域的戍所。位置在焉耆城西(今新疆焉耆县西南),和榆林守捉、龙泉守捉、东夷僻守捉、西夷僻守捉、赤岸守捉合为焉耆六守捉城,隶属安西都护府。《贾耽四道记》记述六守捉道里甚详:“自焉耆西五十里过铁门关,又二十里至于术守捉城,又二百里至榆林...
13266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西域的戍所,古焉耆城西六守捉之一,详见〔于术守捉〕条。
13267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西域的戍所,焉耆城西六守捉城之一,参见〔于术守捉〕。
13268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西域的戍所,古焉耆六守捉城之一。详见〔于术守捉〕条。
13269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西域的戍所,古焉耆六守捉城之一。详见〔于术守捉〕。
13270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西域的戍城。在于阗东界。近有人以为即奘玄所谓媲摩城。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北沙漠中。《新唐书·地理志》安西大都护条注云:“于阗东界有兰城,坎城二守捉城。”同书:“又于阗东三百里有坎城镇。”
13271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戍所之一,主要防守丝绸之路葱岭路段上的安全。其位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置,属安西都护府统辖,是安西都护府最西边的戍守点。从此向南可到印度河流域,向西可到伊朗高原各地,是唐代从...
13272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丝绸之路上的戍守点之一,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四夷路程》,然所记里程前后不一致。斯坦因认为其位置在安迪尔河下游,恐不确。以其设戍的需要看,应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所属牙通古孜兰干为是。
13273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戍守点之一,《元和郡县志》称其“在(庭)州西二百四十里,当碎叶路”。所在位置相当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城附近,一说应为今米泉县之甘家堡。
13274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于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戍守点之一,《新唐书·地理志》称其在“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庭州西延城即庭州西门附设小城,故此守捉当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双岔河子村,古城遗址尚存。从此向东到护堡子之间仍有古道遗址,今人称之为“唐朝路”。
13275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 类型: 军事机构
唐朝设在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戍守点之一,位置相当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东的上墩子。所戍地域至宋、元时为高昌回鹘王国所有,明朝属瓦剌蒙古,清朝初叶归吐尔扈特。乾隆二十四年(1759)始在其迤西一带屯田,二十八年(1763)又在其西筑城,从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