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814 / 1339
12196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张连升,男,1963年开展的“四清”运动,担任“四清”运动工作组组长。
12197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桂珍,女,1932年11月2日出生,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人。1953年随丈夫到大北涧沽乡独立村生活,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期间为贴补生活用缝纫机做服装被褥约20年。1983年全家返县城芦台镇生活至今。
12198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赵奎文,女,1923年出生于河北省芦台农场花牛村。童年时在爷爷教的私塾上学,1941年嫁到宁河县宁河镇林庄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支前做军鞋,1947年丈夫参军之后,全力支持丈夫工作,1952年去河南新政医院护理丈夫,1952年丈夫回乡...
12199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岳志新,男,1955年5月13日出生,李桂珍之子。
12200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邵福生,男,村书记,常到村民家里问寒问暖,送些瓜果蔬菜,提供各种帮助。
12201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杨华,村民,在困难时期还常把食堂的饭票接济岳家祥一家人。
12202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连巨,男,互相帮助,秋收和种秋麦,属季节性劳力互帮互换,就是换工形式的临时互助。
12203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永颜,男,互相帮助,秋收和种秋麦,属季节性劳力互帮互换,就是换工形式的临时互助。
12204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景中,男,参加东塘坨第一个正式互助组。
12205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荣中,男,参加东塘坨第一个正式互助组。
12206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学义,男,大北涧沽中心小学校长。
12207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陈洪霞,男,1934年10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东塘坨村人。12岁参加村儿童团,以后转民兵组织。1952年参加县政府会计培训班,1953年至1956年任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记工员、记账员。1959年至1979年任生产队会计、村企业联办...
12208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迎祥,男,参加成立了东塘坨第一个正式互助组。
12209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于克青,男,农民,互相帮助,秋收和种秋麦,属季节性劳力互帮互换,就是换工形式的临时互助。
12210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时代: 当代
李福洪,男,1956年成立高级合作社,担任潘庄区西塘坨乡新华农业合作社社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