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340 / 2724
35086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神话、宗教
蓝奉高。相传畲族英雄蓝奉高率领畲军,在福建汀州抵抗唐王朝的袭击。官军集中弓箭手一齐向蓝奉高射击,他在奋力还击中,因用力过猛,把弓弦拉断了。紧急中,他一边挥舞手中的弓弦拨挡官军射来的乱箭,一边乘船后退,终于守住了汀州城。后来,畲家子孙世代都训...
35087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神话、宗教
插花娘娘。插花娘娘又称蓝姑姑,是丽水畲民塑造的一位民族女神,其故事流传在浙、闽一带的民间。相传畲家姑娘蓝春姑,被财主逼婚为妾,最终跳崖自尽。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不畏强暴不慕虚荣的美丽女孩,便在她殉身的山崖边修建插花殿,以四时山花奉供她。从此,插...
35088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专题知识
苎,就是苎麻,是畲民传统种植作物之一,历史上闽地畲民有“户户种苎,家家织苎布”的传统,因苎麻纤维细长,平滑而又有丝光,质轻而拉力强,有易染色难褪色,吸湿易干易散热等特点,所以是畲族民众衣着的主要用料。苎麻丝织成的布叫做“苎布”、“夏布”,制...
35089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人好饮酒,这是其客观居住条件使然,“山林树木由其管,旺出子孙成大批”(《高皇歌》)。畲族先民居住山林,地阴气寒,饮酒可以活血却寒,有利健康,由此就形成了畲人无酒不宴的习俗。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还有重大活动都需要有酒,如建房时有“上梁酒”,...
35090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畲民不论男女皆好饮茶,各家各户灶上都有陶制茶瓮和锡制的茶壶盛茶,以备随时饮用。他们上山、下地劳动时常常茶水相随,盛茶多用竹制的或木制的茶桶。日常生活中,畲民也有敬茶的礼俗,有客人来时,凡二冲(杯),客人只饮一冲被视为失礼,其间要请客人吃点心...
35091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罗源式:包括罗源、连江及宁德的部分畲乡,其特点是:上衣的胸前、领口、袖口都绣有大片的花纹图案,下身穿短裤,打脚绑。未婚和已婚的头饰有区别,少女将长发梳拢并束紧脑后,用一红色毛线从左往右将头发梳扎成股状,斜盘于头上。已婚的妇女头饰较复杂,梳时...
35092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福安式:主要流传于福安和宁德的部分地区,其特点是:头髻需要添假头发,显得宽厚。从外形看,少女像戴着红边黑绒帽,又称“碗匣式”或“绒帽式”。妇女发髻外形上下呈筒状,并稍向后倾,仿佛顶着黑色的大缎帽,显得十分庄重。其发型象征凤凰的身子,发顶象征...
35093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霞浦式:流行于霞浦西路及松罗部分地区。其妇女云鬓高髻,象征凤凰高翘的尾巴。其衣饰与福安式类似,不同之处是霞浦式襟角为斜式,而福安式为直角。另一特点是霞浦式的衣服正反皆可穿,不劳动时穿正面,显露花纹,劳动时穿反面,以保护花纹。
35094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福鼎式:流行于福鼎市、霞浦县的部分畲乡以及浙南地区。其少女将头发梳成三股,交叉编成辫子,从左往右盘于头顶。头发末端扎上红毛线,不加假发,表现出少女的纯真和稚气。妇女是将头发梳直,束以毛线,盘旋成圆形发髻,并罩上发网,这种打扮显得朴实而有生气...
35095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龙头舞》是畲人迎祖请龙头公仪式上的舞蹈,它是表现先祖龙麒平番有功,被高辛帝招为驸马的故事。跳舞时,队伍中有的捧祖图、有的举龙杖、有的举龙头,龙杖由房长擎举,龙头(四个)由男女各二人相对而立,用两手合举,上下反复数次,以示崇敬。
35096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功德舞》是在丧葬仪式时,在祖先画像前歌舞,以祈求祖先保佑亡者超生,主要是师公口吹龙角,手舞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根据舞蹈的动律和音乐节奏,动作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通称“坐蹲步”、“一步一踢”、“悠荡”。 (1)坐蹲步。坐...
35097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猎步舞》,也叫《踏步舞》,它是由四个男子扮演猎手,来表现畲族祖先狩猎时与野兽勇敢搏斗的情景,整个舞蹈自始至终随着锣鼓点不断地变换节奏,极富生活气息。
35098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栽竹舞》反映的是畲人种竹和用竹造纸的过程。表演者按锣、鼓、钹的打击节奏,边舞边唱。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为基本步伐,手脚同时顺着左右进退的韵律不断地转圈,动作轻快明朗。歌词叙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浆,直至制成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反...
35099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敬茶舞》是带有仪式性的舞蹈,至今仍保留在福建畲族传统的婚礼中。敬茶是畲人的传统礼节,由新郎等十名男子,面对面站成二竖排,在一名端茶者带的领下,跳起“敬茶舞”。舞时端茶者手捧茶盘,双臂向上晃一圆圈端至胸前,踏步屈膝向众人做施礼的动作,众人肘...
35100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民俗文化
八井拳流传于福建罗源县的八井村,故称之为“八井拳”。传说是明成化年间,由广东迁至此处的雷氏兄弟带来,后在当地开始流行的。该拳既有中国南拳刚健有力、迅速凶猛的特点,又有完整的攻防套路,因而独具风格。八井拳基本套路有龙庄、虎庄、半龙虎庄、五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