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335 / 2724
35011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硬柴碎:杜鹃科植物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的果实、叶及根。【别名】乌饭树、乌饭奴。【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固精气,止泻痢,益肠胃,散瘀,止痛。【主治】筋骨不利,神疲无力,须发早白,脾胃气虚,久泻,少食,...
35012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硬秆天竹:萝摩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 (Bunge) Kitagawa]的根及根茎。【别名】水汤菊。【功效】祛风除湿,行气活血,去痛止痒,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痛,脱腹疼痛,牙痛,跌扑损伤,小便不利,...
35013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鱼骨草:豆科植物中南鱼藤(Derris Oliv.)的干燥茎及叶。【别名】毒鱼柴。【功效】解毒杀虫。【主治】疮毒,皮炎,皮肤湿疹,跌打肿痛,关节疼痛。
35014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月月红:蔷薇科植物月季花(Rosa chinensis Jacq.)的干燥根。【功效】活血调经,消肿散结,涩精止带。【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跌打损伤,療疡,遗精,带下。
35015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燥棒:五福花科植物接骨草(Sambucus javanica Blume Bijdr.)的干燥全草。【功效】茎叶: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果实:蚀疣;根:祛风利湿,活血散瘀,止血。【主治】茎叶:风湿痹痛,腰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
35016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张老花: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全草。【别名】野烟。【功效】清热,化痰,解毒,杀虫,破瘀,止血。【主治】乳蛾,喉痹,急慢惊风,牙痛,疔疮肿毒,痔痿,皮肤痒疹,毒蛇咬伤,虫积,血瘢,吐血,I®...
35017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樟树:樟科植物猴樟(Cirmamomum bodinieri H. L6v.)的木材及根。【别名】水里樟。【功效】祛风散热,温中理气,活血通络。【主治】风寒感冒,胃寒胀痛,寒湿吐泻,风湿痹痛,脚气,跌打伤痛。
35018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鹏鹄花:楝科植物鹘鹄花(Heywea/rgaRoxb.)的根。【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湿,利咽喉。【主治】风湿腰腿痛,咽喉痛,乳蛾,感冒,胃痛。【说明】本药材基原植物归属楝科鹘鹄花属,《中国植物志》中该属拉丁名为7Hc/z油'a, Flora...
35019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仲子树:大戟科植物乌柏[Thadicase"/冰a (L.) Small]的根皮。【别名】更子树。【功效】泻下逐水,消肿散瘀,解蛇虫毒。【主治】水肿,症痕积聚。【说明】本药材基原植物归属大戟科乌柏属,《中国植物志》中该属拉丁名为Sa, Fl...
35020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竹叶草: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全草。【别名】淡竹米、竹米。【功效】全草:清热,除烦,利尿;块根:清热利尿。【主治】全草: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短赤,淋浊;...
35021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柱果铁线莲:毛茛科植物柱果铁线莲(C7e/na"s Champ, ex Benth.) 的干燥根及叶。【功效】利尿,袪风除湿,舒筋活络,袪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脚气肿痛,疮而,目赤肿痛。
35022
知识出处: 畲药学 | 类型: 医疗
紫苏:唇形科植物紫苏[mesceis (L.) Britt.]的叶、茎及果实。【功效】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和血,降气,润肠。【主治】风湿感冒,咳嗽呕恶,胎气不和,腹痛吐泻,鱼蟹中毒,脾胃气滞,水肿脚气,肠燥便秘,血...
35023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专题知识
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古时粤、越通用,文献上也称之“百粤”。百指多数,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到了战国时...
35024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专题知识
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是多个古老氏族部落群体的统称。在先秦时代将其称为卜人、濮或濮人;汉晋时期称为濮人、濮、濮夷、哀牢、闽濮、裸(踝)濮、蛮濮、尾濮等;唐宋时期又称为扑子蛮、越扑子、茫蛮、茫施、金齿、黑齿、漆齿、文面濮、赤口濮、望...
35025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 类型: 专题知识
巴蜀是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今主要分布在重庆、四川境内,东部为巴国,西部为蜀国。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地区的民族有濮、賨、苴、龚、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称,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