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207 / 2677
3309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诏安县组织大批干部参加南安县点上社教。点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县原定在桥东公社开展,工作队于8月间进村。后根据地委通知,桥东运动停止。10月间组织数百名干部和社会青年到龙海县学习,于12月间集中到南安县。
3309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诏安县下半年在诏安县县基层开展面上社教运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又称前十条),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教育为中心的面上社教运动,进行清帐目、清财产、清仓库、清工分(又称“小四清”),反对贪污盗窃,反对...
3309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5年1月9日至24日诏安县召开贫农下中农代表会举行。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选举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会代表。其间,还举办阶级斗争展览馆。
3309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5年诏安县传达“桃园经验”,贯彻“后十条”。在诏安县县、社干部中传达介绍王光美在河北省桃园村开展点上社教的经验。而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问题的规定》(又称“后十条”),继续深入开展面上社教运动。基层干...
3309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5年4月诏安县农业学大寨再兴“太平之风”。在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农业学大寨”中,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偕同福清县音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德顺,再次视察太平万宝山,号召全省“走音西之路”(发展粮食生产)、“兴太平之风”(向山发展、多种经营)...
3309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5年诏安县开展科学种田。全面贯彻“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农业“八字宪法”,大搞样板田,推行先进技术,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三结合”,开展科学实验,促进农业增产。
3309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5年诏安县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1亿公斤),比1957年增产30%,比1962年增产38%;粮食耕地亩产量达到471公斤,花生、甘蔗、水果产量和生猪存栏数大幅度增加,农村一派欣欣向荣。
3309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5月7日,召开诏安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355人。
3309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5月成立总工会筹委会。至1960年计建立89个基层工会,会员2354人。
3310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诏安县撤销原有保甲制度。城关区设8个街,农村一至六区设89个乡。
3310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0年,诏安县中小学生先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
3310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1月,诏安县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征收富农和公产土地12万多亩、房屋5000多间,分配给贫雇农14万多人。
3310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诏安县配合土改,对一批反革命分子,视其罪恶轻重,分别给予枪毙、判刑和管制的惩处。
3310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诏安县开办“丽光私营电厂”,诏安开始用电照明,1953年改为“地方国营诏安电厂”。
3310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1年,诏安县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动员群众“捐献机大炮”,全县集资旧人民币17亿多元(旧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