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120 / 2677
3178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1月6日,漳浦县委召开除“四害”(即灭鼠、灭雀、灭蚊、灭蝇)广播大会,县委第二书记阎观文号召全县人民要在五年内实现粮食亩产“千斤县”、除四害“四无县”而奋斗!
3178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1月26日,漳浦县委召开驻乡工作组、乡长紧急会议,为冬季生产加温。提出:“克服‘右倾’思想,劲上加劲,跃进再跃进。”并在《漳浦快报》(县委办公室编)上公布各乡的冬修水利、积肥和改良土壤的进度,进行评比。
3178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1月28日,漳浦县手工业联社提出要生产铁木农具20.4万件,增产64%,支援农业“大跃进”。
3178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2月2日~4日,漳浦县委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会上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作《关于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问题》的报告,他说:“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飞跃发展的时期,生产跃进再跃进,会前(我县)要增产(粮食)四成,当时看不低,现在看这...
3179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8年2月11日,漳浦县委提出“苦战三年,绿化全县。”
3179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科技事件
1958年2月15日,县委第一书记李振经,县委第二书记阎观文在城关乡绥北农业社建立水稻、蕃茹试验田0.78亩,要实现水稻亩产2200斤,蕃茹3600斤(折合主粮900斤),比1957年增产182%。并向全县各乡工作组(试验田)发起竞赛。
3179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2月23日,漳浦县成立县增产竞赛委员会,公布全县检查评比情况。
3179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3月8日~13日,县委根据党中央、省委关于“双反双比”的指示精神,在车鳌乡召开有800人参加的县、乡、社三级扩大干部会议。会中开展“三反三比”(反浪费、反保守、反三气——官气、暮气、骄气,比先进、比多快好省、比工作方法)的整风运动...
3179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3月下旬,县委贯彻省委全面“大跃进”指示,作出全面“大跃进”的“十项决定”:大兴修水利,养猪积肥,改良土壤,春插春播春收,造林种果,整风整社,文教卫生,五社合一(把供销社、信用社、手工业社、运输社併入农业社),运输车子化。
3179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3月28日,县委、县人委会(即县政府)作出“苦战五年,提前五年实现农业四十条纲要的规划:1958~1962年,要实现粮食亩产1700斤,水稻亩产1500斤,甘茹亩产1万斤,甘蔗亩产2万斤,人均养猪3只,实现‘绿化县’、‘四无县’,...
3179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4月3日,漳浦县委召开30个乡木器社、铁业社代表共68人的会议,制定工业“大跃进”计划,要在60天内创办农副产品加工厂58个。
3179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4月4日,漳浦县委机关报《漳浦报》创刊。创刊词中写道:“一个惊天动地的社会主义‘大跃进’的高潮已在我县汹涌澎湃地形成。”
3179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4月1日至4日,梅林乡提出“五个兄弟一条心,人多力大土变金”口号,并把供销社、信用社、手工业社和运输社一道併入全乡的5个农业社。全县经过15天工作,至4月22日,全县基本实现“五社合一”。
3179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4月6日,漳浦县委作出“苦战十天,实现乡乡有中学,社社有小学”的决定。
3180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8年4月14日,漳浦县委在港口乡和平农业社召开县三级干部会议,提出“甘茹产量翻五番,跃过万斤关”的口号,决定要实现甘茹亩产“万斤县”,总产量要翻十番。会后,山东、赤岭、旧镇、鹿溪等乡镇,纷纷订出实现亩产“万斤甘茹”的“跃进”计划。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