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258 / 2343
3856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志》中对枣庄市畜牧业结构的相关描述。
3857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的家畜内部结构,差异很大。在建国以前,牲畜为分散户养,且没有专门的家畜繁殖场,农民喂养的家畜中,有50%以上为繁殖幼畜和使役兼用。
3858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役畜之间的比重建国前,当地饲养大牲畜,主要是役用,极少部分衰老时宰杀,供食用。1934年共有役畜(大家畜)86160头(匹),其中牛最多,占役畜总头数的49.3%,驴次之,占48.4%,马、骡甚少,仅占2.3%。
3859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志》中对枣庄市畜牧业品种改良的相关描述。
3860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大家畜品种改良主要有:牛、马、驴等。
3861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原有猪种属华北型黑猪,体型小,生长发育慢,育肥性能差。后引进不同品种与本地土种猪进行改良,到1985年全市猪群基本形成黑、白两大类群。羊群主要有绵羊、奶山羊等;兔种类主要有毛用兔、肉用兔等。
3862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家禽品种改良主要有:鸡、鸭、鹅等。
3863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1941年滕县曾设立济宁专署畜养试验场滕县分场1处,饲养引进种公马2匹,种牛5头,种猪26头(其中种公猪12头,母猪14头),良种鸡300只。1944年7月,在滕县城关镇和东沙河乡设立绵羊改良场各1处,引进考力代种公羊30只。1945年,山...
3864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志》中对畜牧业畜牧兽医人员培训及技术推广的相关描述。
3865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全市有中兽医30人,均不是从专业学校或专门培训班培养出来的,多靠祖传学得兽医术。建国后,开始培养兽医人才。1954年,举办兽医、防疫员训练班,参加学习的共300余人。
3866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共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674人,其中乡镇576人。没有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就有487人,占84%。枣庄市农业局经山东省农业厅批准,与山东省牧校共同开办畜牧兽医中专函授教育。
3867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大家畜的人工授精始于1957年,滕县配种站当年配马140匹,受胎62匹,受胎率达44.2%。1958年峄县配种站也开始用人工授精方法进行配种。1962年后,枣庄市的马、驴配种主要是采用人工授精。据市配种站1966年市区范围内统计,当年共输配...
3868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以前,少数民间兽医利用土验方或针灸在乡村行医治病,医术水平低,医疗设备简单,治愈率低。1938年以前,无使用防疫苗的记载,以后虽有微量使用,但也未普及到农村。故民间兽医对传染病的防治束手无策。
3869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志》中对枣庄市畜禽传染病常见病及防治的相关描述。
3870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正文
枣庄市猪的传染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猪水肿病、仔猪白痢、猪破伤风、仔猪副伤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五号病、猪痢疾、猪流行性感冒、坏死杆菌病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