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31 条 348 / 669
520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黄士善小时候聪明聪慧,但身体体弱多病。一次冬天因落枕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后,受到《黄帝内经》等古籍启发,开始尝试运用五指疗法来疏通经络解除疼痛。在成功治愈自身疾病后,他深入研究人体经络学问,于1913年开始为民众提供治疗服务,治愈了许多患者,深...
520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黄美涨自幼受到父亲黄增均的影响,学习并初步掌握了五指疗法。在自己的服兵役期间和工作期间,他也经常利用五指疗法为他人解除疼痛。黄美涨在福鼎开设了推拿店,并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医疗技术。他的两位子女也都已掌握了这门医术,尽管各自有工作,...
520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五代十国
孔桧,孔子的四十二世裔孙,因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的“孔末乱孔”而被迫南迁。历经艰辛,他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定居于交通闭塞、文化相对落后的平阳县城。然而,这位身怀儒家经典的文化巨匠,却在此地播下了文化的种子,逐渐改变了这片土地。 ...
520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北宋
孔延,字洪夫,博学工诗,居县城西门时,以北宋理学家杨时(龟山先生)的学说教授学生。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7)进士、平阳人宋之才曾受业于孔延,时人以及学者称孔延为“南鲁先生”。
52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苏步青,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七及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被尊称为良公,与文章作者同村,平易近人,对人谦逊和蔼,倾心为民族、故乡、教育事业奉献毕生。
521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苏立余,与苏步青教授同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缅怀苏步青教授。通过多次拜访、接触,深受苏步青教授乡情浓厚、谦逊随和的态度感动。曾帮助他人做有益的事,如为烈士洪汝兰请苏步青教授题词等。
52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苏春丽,苏步青教授女儿,曾考取复旦大学,是苏步青教授的村里第一位来复旦读书的学子。成为苏家第一个女学士,代表苏家家风。
521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洪汝兰,曾在革命中英勇牺牲,为苏步青教授题词一事牵动了多方人心,展现了良公对烈士的怀念之情。
521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张日文,平阳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与苏立余一起去拜访苏步青教授,向其征求个人故居修缮意见。
521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徐祥地,平阳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与苏立余一起去拜访苏步青教授,向其征求个人故居修缮意见。
521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何子祥(1707—1770)是福建漳州平和南胜何仓人,字象宣,号蓉林。在家族世代耕读的背景下,他在八岁时失去了父母和兄弟,但是他努力学习,于乾隆丁卯(1747)中举人,辛未(1751)中进士。在担任浦阳县令和平阳县令期间,他致力于文化建设和...
521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当代
王理孚(1876-1950),字志澄,鳌江人,少年家境中落。9岁时,他到杨家堡拜杨镜澄为师。后遇良师刘绍宽,成为入室弟子,“先后五十年,不易他师”。他17岁(1892,光绪十八年)中秀才,后曾考取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和浙江武备学堂,...
521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东晋
葛洪,传说曾在坡南岭门留下足迹,表明他可能在此地活动过或有过相关传说。
521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北朝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人、永嘉太守。谢灵运游历甚广,其中也包括坡南地区,并创作了《游岭门山》诗,为坡南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522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一期 | 时代:
林景熙,字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苍南繁枝)人。太学生。初任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德祐元年(1275)前后,因不忍目睹亡国乃弃官归隐平阳城关白石巷。林景熙的爱国思想除了创作大量爱国诗篇外,还有过曾经震惊全国、流芳百世的冒险拾葬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