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2206 / 2677
3307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进行紧张备战。盘踞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扬言要“反攻大陆”,袭扰我沿海地区。1962年5、6月,全县紧急动员,城乡进入紧张战备状态,加强民兵训练和武装巡逻,机关疏散档案到山区,全县人民随时准备迎击敢于来犯之敌。
3307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2年诏安县精简机构和人员。工交、财贸、文教的企事业机构进行调整、压缩、合并,一些1958年以来从农村调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动员回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以减少和压缩城镇人口。
3307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2年10月间,诏安县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对在贯彻“六十条”后实行“包产到户”“包产到组”或者“自由一季”(即冬种个人种收)的做法,都当作“单干倾向”“单干风”予以批判、纠正。
3307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2年10月7日至11日诏安县召开县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县长姚金孝,副县长解志成、沈奇善、钟振昌。
3308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1月12-16日召开中共诏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第二届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5名。接着举行第二届县委委员会,选举常委11名,罗全贵为书记,张全成、吴章喜为副书记。
3308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1月16日-21日诏安县召开1962年优代会。农业、工交、财贸、文教各行各业的先进单位代表和先进工作者1218名参加。
3308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2月29日含英、上东山界争端达成协议。争论多年的诏安县含英大队与广东饶平县上东大队的山界问题,经过多次反复协商,终于达成协议。在饶平黄冈签订协议书。福建省副省长叶松、广东省领导人寇庆延等领导人参加签字仪式。
3308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环境事件
1963年诏安县抗击百年少遇的严重旱灾。自上年冬天以来,连续245天干旱无雨,旱情为百年罕见。春耕开始,全县人民投入抗旱斗争,运用各种抗旱工具,千方百计开辟水源,提水引水灌溉,抢种保收,使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308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6月22日晚,10名台湾国民党武装特务在桥东寮雅登陆。诏安县数万名军民闻讯追踪包围。翌日下午把其全歼于风山地区的风吹岭。
3308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3年诏安县开展晚季超产运动。大旱使早稻比上年减产4成。为了“早季损失晚季补”,全县大抓晚季超产,进行加工加肥、加强管理,因而晚稻比上年增产4.2成,做到大旱之年不减产。
3308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12月11-15日诏安县召开县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县长柯永麟,副县长刘锡平、解志诚、沈奇善。
3308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诏安县开始组织群众性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强调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用毛泽东思想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问题,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
3308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诏安县撤区并社。原设区工委撤销,26个人民公社合并为8个。
3308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经济事件
1964年4月诏安县东西溪堤防防洪工程竣工。历时4年多,投资人民币400多万元,填土583万立方、石9万立方的65公里长堤(其中石堤2公里,石护坡堤6公里),可保护65个村庄,4万多亩农田可免受或减少洪灾损失。
3309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农历四月初一(公历5月12日),诏安县首次实行县长接待人民群众来访日。以后每月初一日作为县长接待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

0.6704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