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697 / 4093
55441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黄牛以本地临川黄牛为主,广昌黄牛也有少量分布,水牛以江西湖滨水牛为最多,有少量的黎川水牛。临川黄牛体型中等,毛色多为黄色和褐色,黑色和红色较少,肩峰发达高耸,鼻镜、蹄后角多呈黑色。湖滨水牛体型适中,耐粗饲料,温和,抗病力强,体质健壮,骨骼粗...
55442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上顿渡镇饲养的多为本地麻鸡,少数罗斯鸡。本地麻鸡外貌有粟色和花色两种,蛋壳黄色、壳厚,蛋质鲜美。罗斯鸡具有体型大、产蛋大而多等特点,这些地方鸡种都未进行选育,仍处于自然繁衍状态。随着养禽业的兴起,特别是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各地先后引进了罗斯...
55443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多为本地麻鸭,又称水鸭和泥鸭。还有番鸭,又称胡鸭、红面鸭,是肉蛋兼用型品种,用公番鸭和本地母麻鸭交配,生长快,但无繁殖能力,专供肉用的骡鸭。农户私养的鸭多为肉用鸭,专业户群养的鸭多为蛋用鸭。从外地引地的优良鸭品种有福建龙岩麻鸭、浦田黑鸭、浙...
55444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以前以饲养本地鹅为主,成年鹅体重只有4-6公斤,后引进兴国灰鹅,丰城灰鹅、莲花白鹅等大体型鹅种饲养、但只是引进,也未形成繁殖群体。
55445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秤量货币,有元宝(俗称马蹄银、每只重50两),中锭(又称小元宝,锤状,重10两),小锭(又叫子,重1一5两),碎银(别名滴珠,福珠,重一两以下)四种。
55446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一种官制园形方孔铜币,每枚1文,千枚为“一串”,“一吊”或“一贯”。人们习惯使用“九五钱”(每串950文),每3414文兑银元1元。民国16年(1927)后停止流通。
55447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又称铜板。主要有光绪元宝,大清铜币两种。光绪元宝,每枚重2钱,直径28毫米,正面标有汉文“光绪元宝”和满文“广宝”(广东省铸),北面饰有盘龙,每枚当制钱10文,每百枚兑银元1元。大清铜币由四川省监铸,每110—140枚兑换银元1元。
55448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现洋或花边。解放前在大岗流通的银元有龙洋(清光绪十四五年铸,铸有备纹),“小头”(民国元年铸,有孙中山头像),“大头”(民国元年铸有袁世凯头像),船洋(民国22年铸,有船形图纹),鹰洋(墨西哥铸,有飞鹰图纹),“女人头”(英国铸,有英女...
55449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法币,采用“银本体制”与银元等价。法币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
55450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民国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采用“金本位制”规定每园含金量为0.22217克,两园兑银元1元,200园兑黄金1两,后因滥印滥发,于解放前夕已变为废纸。
55451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48年发行第一套,有壹元、伍元、贰拾元、伍拾元、壹佰元、贰佰元、伍佰元、壹千元、壹万元,伍万元共12种面额。1956年发行第三套并按1:10000的比价收回第一套人民币,有壹元、贰元、叁元、伍元、拾元等5种面额,还有一分、二分、五分、一...
55452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交通
分东西两路。建设西路从老剧院至县劳动人事局办公大楼,1974年修建,长206米,宽20米,水泥路面;建设东路从新华书店至图书馆,1987年修建,长304米,宽22米,水泥路面。
55453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交通
从周头至上顿渡桥头,原为麻石路面,高低不平。1978年改修为柏油路面,全长860米,宽8米。
55454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交通
从五交化公司至自来水公司,1978年修,全长120米,宽18米,原有柏油路面(其中250米为沙石路面)。1989年改水泥路面。 桥东大道从上顿渡桥至跳石桥,1986年修,全长998米,宽35米,水泥路面。
55455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交通
从县工会至中洲公园,1986年修,全长400米,宽12米。其中水泥路面200米,沙石路面200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