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399 / 2336
597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河口境内居民以高粱、大豆、玉米为主粮,辅以黍、稷、绿豆、红小豆、白豆、小米等杂粮。一般是每日三餐,早晚习惯喝粥或稀饭。多数人家为省粮、省时,冬闲时吃两顿饭,吃细粮、鱼肉的人家极少。一般人家常年以高梁、大豆混合面做的窝头、饼子为主食,...
597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男婚女嫁,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法定年龄。信奉早结婚早生子,多子多福,十几岁的小夫妻较多。境内农民大多贫穷,一夫一妻,男女同耕,一夫多妻者极少。女向男家或男向女家求婚,均经媒人提亲撮合,男女订婚讲究门当户对,“属相”相合,年龄相当...
597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俗称“过年”,旧时,刚进腊月(农历十二月),家家推磨推碾,购买年货,有村班子(唱戏)的,操练排演。民间所有借贷串换各作归还,富户讨债,穷家躲债,唯大年三十为限。至正月初一,讨债者暂停,逃债者暂松一口气,故穷人称春节为“年关”。
597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节历史陋习包括:缠足、陋俗、求神、蓄婢纳妄、冥婚、赌博、卖淫嫖娼、吸毒
597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章宗教包括:第一节天主教、第二节基督教、第三节伊斯兰教
597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9年成立“河口区天主教爱国会筹备组”、“河口区仙河镇天主教民主管理委员会”组织,并设立仙河镇天主教活动场所,至2000年底共有教众62人。
597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该教随油田开发而传人河口区境内,起初主要以家庭聚会的形式进行活动。自1998年起,纳入河口区宗教管理部门的管理。至2000年,成立活动场所两处,信教群众计1326人,设立两个基督教活动场所,建立两个教务领导小组,成立了“河口区基督教爱国运动...
597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伊斯兰教徒赵明路(阿訇)来河口经商,并接收教徒。2000年底,全区信仰伊斯兰教群众为309人(含油田)。
597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河口方言系汉语北方方言冀鲁官话区的一个地方分支,在山东方言的区划中属于山东中北方言区的中济片方言(见《山东省志·方言志》第一篇:分区)。 河口区建区较晚,辖境内无古村古镇,村庄形成最早的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且多系近几十年渐次来此垦荒的各地移民...
598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章语音包括:第一节记音符号、第二节单字音系、第三节语流音变、第四节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598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志采用宽式国际音标记音,所用音标及相关符号分类说明如下:
598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节单字音系包括:一、声母25个、二、韵母36个、三、声调4个、四音节结构
598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节语流音变包括:一、非轻声词语连读变调、二、轻声及轻声前的变调、 三、韵母儿化
598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河口方言有25个声母,普通话有22个声母(均包含零声母g在内)河口方言有36个韵母,普通话有38个韵母(普通话韵母c只有“歜”字,此不计算在内)河口方言与普通话都有阴平、阳下、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均不含轻声),即声调的类别是相同的;两者之间...
598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共收河口方言常用词语475余条,按词语性质分为名物、动态、性状、虚附等四大类。各词条先用汉字写出词目,再用国际音标标注读音(以沾化音系为记音依据),其后注释词语意义,对部分词语或随释义附加例句。凡同义词语均排在一起,常用者排位居前,其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