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396 / 2336
592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5月成立,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3人。内设业务股,负责全部防疫业务工作。1987年10月增设流病科、卫生监测科、卫生宣教科、卫生检验科4科室。流病科负责全区传染病、地方病等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制订防疫对策和措施,并负责病情...
592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节地方医疗单位包括:河口区人民医院、河口区中医院、 河口区直机关卫生所、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592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四节 油田、济军生产基地医疗单位包括: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海医院、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温泉疗养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医院、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医院、 济南军区生产基地医院
592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章预防保健包括:第一节计划免疫、第二节妇幼保健、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593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开始计划免疫工作,由区和各乡镇投资配备计划免疫冷链运输器材,1987年正式投入使用。1988年8月15~16日,东营市“计划免疫保偿服务”现场会在河口区召开,推动了河口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自1990年起,每年对适龄儿童强化口服脊...
593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8年,区妇幼保健站对全区育龄妇女进行摸底调查,全区共有育龄妇女15349人。是年,与惠民地区保健站联合,首次用冷强光仪为区直女工进行乳腺癌普查。共查妇女279人,查出乳腺症患者31人,乳腺疾病检出率11.1%。1988~1989年市保...
593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前,河口地区因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人民生活习惯等因素,成为传染病高发地区。20世纪70年代,布氏病、伤寒、疟疾在境内均有暴发流行。建区后,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疾病监测水平大大提高,以上3种疾病再无流行,几种常...
593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章医疗包括:第一节中医;第二节西医;第三节医疗设备、第四节医疗制度、第五节医政与药政管理
593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在境内比较有名的中医有陈如杰、王子贞、王金堂、马树增、王太玉、耿安之、毛福三、郭希范、张岳斗等。陈如杰原籍利津县陈庄镇,工作于太平乡卫生院,擅长中医妇科。王子贞,新户乡人,擅长中医内科杂症。王金堂,原籍无棣县,行医于新户一带,擅长治...
593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初期,境内的西医人员主要来自部队转业,医疗水平较低。20世纪60年代初期,惠民卫校、北镇卫校的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基层,西医医疗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医疗水平逐步提高。60年代末期,一批西医专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境内的农村。同时,上级卫...
593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初,各医疗机构分工不细,科室设置不全,医疗设备落后,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老三件”(血压计、温度表、体温计)。1985年区人民医院主要医疗设备有200MAX光机和心电图机。1987年后,各医疗机构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至2000年,全区万元...
593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9年,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办法,设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公费医疗管理工作。1991年区财政局与卫生局联合制定《河口区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公费医疗制度逐步完善。规定: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范围包括:由国家预算拨款的各级国家机关、党...
593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节医政与药政管理包括:医政管理、药政管理
593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四章公共卫生包括:第一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第二节爱国卫生运动
594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包括:卫生许可证制度、健康查体制度、 食品卫生监督检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