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386 / 2336
577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先后实行过优待救济粮、代耕、劳动日优待、粮款定额优待4种方式。
577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对在吃饭、穿衣、治病、住房以及子女入学等生活方面临时有实际困难,自己无力解决的在乡烈士家属、军人家属、退伍老红军和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给予一次性补助。临时补助发放的方法是:个人申请,优抚对象评议,乡镇批准,发款到户。补助的原则是困难大...
577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12月,国家内务部公布对革命军人牺牲病故、革命工作人员伤亡和民兵民工伤亡的褒恤暂行条例,抚恤标准分为牺牲、病故两类,按级别以小米计算。1955年,根据内务部各类标准,明确一次性抚恤对象为:牺牲或病故现役军人;人民警察(不包括各种经...
577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节安置包括: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革命退伍军人安置
578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四章救灾救济扶贫包括:第一节救灾、第二节救济、第三节扶贫
578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区后,河口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救灾的方针政策,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救灾工作。
578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把社会救济工作作为十大任务之一,对农村的孤老残幼、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病残或遭意外事故,以及人口多、收入少,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户,给予粮款救济。1956年合作化后,各社队每年对本社队的各类救济对象进行补助,救济方面多...
578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扶持贫困户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社会救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河口区成立后,1985年成立区扶贫领导小组,是年底进行摸底调查,确认全区有69个贫困村,5362个贫困户。1986年,实行区六大班子包乡镇、区直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措施,实施...
578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章社会福利包括:第一节 “五保”老人供养、 第二节社会福利企业、 第三节有奖募捐
578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境内办有敬老院和孤儿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和孤儿,1960年后因条件限制,敬老院、孤儿院被撤销,改为分散供养。
578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0年,全区建社会福利企业3处,安置残疾职工79人,年产值145万元,利税14万元。1991~1995年共发展社会福利企业19处,1993年和1995年通过年检,清理不合格企业7处。在12处社会福利企业中,共安置残疾职工157人,年产值...
578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从1989年开始,区民政部门组织即开型福利奖券销售活动,至1995年共销售奖券60万元。1996年,成立专业销售队伍,每年在国庆节或元旦期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销售活动,至1999年共计销售奖券285万元。2000年5月开始“齐鲁风采”电脑福利...
578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六章婚丧管理包括:第一节婚姻登记、第二节殡葬改革、第三节火化场
578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开始实行婚姻登记,婚姻登记由乡镇人民政府文书办理。1986年7月改由乡镇民政助理具体负责,全区各乡镇均设有婚姻登记处。1997年5月16日,根据《山东省婚姻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撤销乡...
579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旧时,丧事实行土葬,沿用封建殡葬习俗。新中国建立后,进行殡葬改革,倡导严肃简朴、节俭办丧事。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火葬。建区后,区政府采取措施大力推行殡葬改革,1992年4月制定《殡葬管理规定》。1992年后,每年开展殡葬管理宣传周活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