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385 / 2336
576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5月成立河口区信访办公室,为副科级行政单位。1989年5月,河口区信访办公室改为正科级行政单位,编制6人,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共同管理。1990年8月,信访办公室改称为中共河口区委、河口区人民政府信访局。1993年10月机构...
576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5月成立河口区信访办公室,为副科级行政单位。1989年5月,河口区信访办公室改为正科级行政单位,编制6人,由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共同管理。1990年8月,信访办公室改称为中共河口区委、河口区人民政府信访局。1993年10月机构...
576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机构 1988年4月,河口区监察局成立,内设办公室、信访室、监察室。1993年9月13日,区监察局与区纪委机关合署办公。 专项执法监督检查 监察局成立后,连续多次进行专项执法监督检查。1988~1990年,对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察...
576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河口区人民政府督查局前身为区政府办公室内部科室。1999年3月25日,成立河口区人民政府督查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5人,隶属区政府。2000年有人员6名。
576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0年成立河口区人民政府法制局,为正科级单位,定编7人。1993年10月机构改革,撤销区政府法制局,职能并人区政府办公室。1999年又复设法制局,为副科级行政单位,隶属区政府办公室,2000年有工作人员5名。工作职责是:起草、审查、把关...
576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节外事侨务旅游包括:机构、侨务工作、旅游事业
576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设立河口区侨务办公室,隶属区政府办公室。1989年4月,撤销侨务办公室,设立外事侨务旅游办公室(副科级行政单位),定编2人。1990年8月改办公室为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定编6人。1993年10月机构改革时撤局,重归政府办公室管理...
576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七节网络信息工作包括:机构队伍、网络工作
576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十八编民政:第一章机构、第二章基层政权建设、第三章优抚安置、第四章救灾救济扶贫、第五章社会福利、第六章婚丧管理、第七章社会团体管理、第八章地名管理与勘界工作
577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6月成立河口区民政局,内设办公室和民政股,有工作人员5名。1988年7月,地名办建制移交民政局(副科),同年设社会股。1990年12月成立区残疾人联合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与民政局合署办公。1992年设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处(副科),...
577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章基层政权建设包括:第一节村级组织建设、第二节村务、政务公开
577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8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撤社建乡,乡(镇)辖村民委员会。村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l—2人,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10月,河口区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全区4乡1镇共建立村委会172个。...
577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8年7月,河口区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区178个村都建立村务公开栏,并规定每月8日为“村务公开日”。村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村级财务管理、计划生育指标落实、土地承包、征用土地和宅基地审批、农民负担情况,农用物资分配和救灾救济款发...
577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章优抚安置包括:第一节拥军优属、第二节群众优待、第三节国家补助、第四节国家抚恤、第五节安置
577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组织人民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向抗日干部、军人家属发放优待粮,免征农业税。解放战争时期,对烈军属除春节进行慰问外,各村还组织妇女儿童帮助做农活或家务活。建国后,每年“八一”建军节、元旦和春节都对烈军属、残废军人进行慰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