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381 / 2336
570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章机构包括:第一节建设委员会、第二节环境保护局
570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11月河口区环境保护办公室成立,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河口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8年9月改属河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为副科级行政单位。1990年8月升格为正科级行政单位,更名为东营市河口区环境保护局,列入区政府序列,内设办公室...
570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11月河口区环境保护办公室成立,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河口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8年9月改属河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为副科级行政单位。1990年8月升格为正科级行政单位,更名为东营市河口区环境保护局,列入区政府序列,内设办公室...
570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十五编财税金融包括:第一章财政、第二章税务、第三章金融
570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一章财政包括: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财政体制、第三节财政收入、第四节财政支出、第五节财政管理
5706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6月成立河口区财政局,编制8人,为正科级行政单位。1985年1月正式办公,当时未设股室。1987年7月始设办公室、预算股、农财股、国库券推销委员会办公室、预算外资金管理股、文教卫生行政财务股、财政驻厂员办公室等7个股室。1988年...
5707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区财政体制的核心是预算管理,遵循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5708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河口区财政收入有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大类。预算内收入主要有工商税收类、农牧业和耕地占用税税收类、企业所得税类、其它收入类、专项收人类、罚没收入及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基金收入类、上级补助类、上年结余,以工商税收为主体。预算外收入主要有事业性收...
5709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河口区财政由利津县代管,为市财政的一个报帐单位。1985年,河口区正式成立一级财政。1985~1986年,支出项目有科技三项经费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商业部门事业费(该类仅1985...
5710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预决算管理是财政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其管理内容包括预算、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决算。
5711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章税务包括:第一节机构、第二节税收制度、第三节税种税率、第四节税源税收、第五节征稽管理
5712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42年,垦区行政委员会税务局设老爷庙税务所。同年,清河区行署在郭家局子设清河区滨海税务总局和郭局分局。建国后,沾化县、利津县、垦利县在今河口区境域内设有乡镇税务所。
571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民主政府本着减轻负担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进行税收。建国后,税收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以后虽有不同程度的分级管理,但仍以集中统一为主。
5714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期间,革命根据地民主政府为减轻人民负担,废除苛捐杂税,只开征货物税、出人口税、过境税、牲口交易税、屠宰税、营业税、渔业税等7种(六合乡随利津县不征收出入口税、过境税、渔业税,另征印花税)。
5715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完成各项税收444.79万元。1988年各项税收突破2000万元,实现税收2376.88万元。1990年各项税收突破3000万元,实现税收3046.7万元。1993年各项税收突破4000万元,达到4220.8万元。1994年税务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