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491 / 4002
52351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1809年六月十一,李毓昌尸棺在朱锡爵、寿光县丞王会图、安邱县县丞杨遇春会同即墨知县谭文谟及李毓昌族属李毓奎、李毓庄等押护下,由即墨解到了省城济南。
52352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军事事件
顺治十八年(1661),已降清担任栖霞把总的于七,率旧部重新掀起抗清斗爭。一时间,周围各州县人心所向,纷纷暗中接济义军。黄培得知于七重新起事,兴奋不已,多次经第三者向义军提供大量白银和物资。
52353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康熙元年(1662),于七之抗清起义军惨遭失败,于七不知所终。把最后希望寄托在于七身上的黄培获悉这一不幸消息后,万念俱焚,彻底绝望。
52354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历史事件
康熙七年(1668)正月三十日,以山东巡抚刘芳躅为首的会审团,开始了对这场错综复杂的文字狱案的正式审理。参加会审的有山东布政使、按察使、济南知府及历城知县等10多人。审讯地点设在巡抚衙门大堂。
52355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5年初秋,即东大地解放。这年初冬,邻村的部分民兵将丈儿山庙宇中的神象统统拉倒,填了沟湾,只留下道人赵之诺孤守空庙。
52356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来势凶猛,部分红卫兵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声中冲上丈儿山。几天工夫便将庙堂戏楼拆个净光。只剩下了一片瓦砾。老道赵之诺也告别了晨钟暮鼓,被赶到周家高戈庄“还俗”。从此,丈儿山庙会便不复存在了。
52357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美国传教士郭显德来即墨后,首先在西部的大北岭、袁庄、太祉庄,东部的南北岭、石沟、黄石头、石人河等村设立了7处教堂,开始向我发展信徒、布道传教。
52358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由美籍牧师郭显德及中国籍牧师李公和等,在即墨太祉庄、大北岭等村,用拉朋友的方式借民房传教。
52359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12年(民国元年),又有美籍牧师狄老甫及中国牧师韩振刚等来即墨组织了三个支会,并在尹家屯、河流庄等村设立教堂和布道所五处,附设教会小学四所。
52360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7年(民国十六年),朝鲜牧师李大荣、方日之、朴尚纯及中国牧师范子玉来即,在即城郭家巷设立支会,并建教堂及小学各一处。经相继向乡间延伸,该会除即城郭家巷教堂外,还在刘家庄镇大吕戈庄、蓝村镇大官庄、段泊岚镇毛家岭、长直乡大范戈庄、长直院、...
52361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本村教徒谭凤先献出宅基地四分,并亲自游说募捐筹措资金,建起五间平房为教堂。
52362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15年,谭凤先之次子谭祖训继任之,并扩建西厢房三间,供传道员食宿。
52363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下疃教堂(营上镇)。建于1943年4月,由本村在济南经商的基督教徒胡怡臣出资, 购置一亩庙田盖起七间教堂。
52364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范家疃教堂(大信村镇)。1904年(光绪三十年),德籍牧师卢维廉在大信村租民房设立教会传教,由王灏先任传教士。
52365
知识出处: 即墨县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文化事件
1925年,长老会会由美国人设在即墨的信义会接管。日寇侵占即墨后,日商设在南泉的矿业公司在该教堂附近开采重晶石,教堂受其影响而开始箫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