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480 / 4002
5218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2年8月,撤销胶州一中业余教育组,恢复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由县工会主管,校址设在劈柴市县工会大院内。
5218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5年,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有专职教师15名,设扫盲班、初小班、高小班、初中班、高中班、专业技术班、毛泽东著作学习班(毛泽东著作学习班办学范围扩展到各公社驻地机关),共计67个班,学员2802名。
5218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冷家村学堂是民国8年创办的。学堂的创始人是冷筵臣,他是艾山后有名的书法家。
5218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5年春,杜村建起了一所最早的新式小学——常家庄小学。学校的创始人是高振乾。
5219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大店村贫民出身的国民党将领姜黎川筹资在村东北太平寺庙址上建起1一6年级的复式小学,校名为“开明小学”。
5219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胶县永安小学已初具规模,改名为胶县第一完全小学。
5219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胶县人民政府决定在第一完小正用着的二层瑞典小楼筹建胶县第一中学,于是第一完小迁址大十字口街,更名为胶县浮萍小学,此时又扩建南坦小学、太平地街小学两分校。
5219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胶县师范选择了当时条件最好的浮萍小学作为自己的实习基地,胶县浮萍小学被命名为胶县师范附属小学,为便于管理和学生实习方便,1956年下半年将学校从大十字口街迁到师范附近的太平地街,即现校址。
5219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胶县划市,胶县师范附属小学更名为胶州师范附属小学。
5219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2000年鉴于青岛市中等师范学校调整,胶州师范停止招收中师生,将胶州师范改办为普通高中,胶州师范更名为胶州市第三中学,由此,胶州师范附属小学更名为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仍归属市教体局。
5219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9年5月,当时的胶县人民政府文教科在城关云溪河南岸的花行街创办了城关区镇华小学。
5219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2月,镇华小学迁往云溪河北岸中云街210号,并易名为城关区中云小学。
5219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7年城关区中云小学往原校以西迁址于中云街205号,易名胶县中云小学,即今校址。
5219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5年胶县中云小学更名为胶县实验小学。
5220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胶县实验小学易名胶州市实验小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