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0030条
基础文献
250条
析出资源
12603条
图表
2540条
人物
23387条
机构
2718条
事件
11214条
地名
956条
专题
1947条
作品
3847条
实物
5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60030 条 3479 / 4002
5217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7年,学校开始拨乱反正,深入揭批“四人帮”破坏教育工作的罪行,重新建立有关规章制度。这年工宣队撤离学校,撤销了校“革命委员会”,改为校长制,由李瑞宗同志担任校长;撤销“红卫兵”,重建学生会;开始落实“文革”期间的有关干部、知识分子政策...
5217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5年9月,胶县一中老师匡志仁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5217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3年,胶县一中教师陈进盘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学校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校报《新竹》创刊。
5217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4月1日,胶州建市,随后胶县一中更名为“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简称“胶州一中”,并一直沿用至今。
5217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6年3月,成立了胶州一中校报编辑部和一中广播电台。
5217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7年6月,有“胶州第一厅”之称的新学生餐厅开始兴建,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总造价400万元,于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
5217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社会事件
2000年10月,安装了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成立胶州一中电视台;随后组建了胶州一中校园网络系统。世界各地的校友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开展,起到了让世界了解胶州一中,让胶州一中走向世界的作用。
5217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胶县三中建在马店公社的地面上,只有马店的学生来上,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马店的高级中学了。所以1971年后,胶县第三中学的名字也就改为“胶县马店中学”了。
5217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9年,胶县教育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对普通高级中学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各小学与其附设的初中班互相分离,各联中的戴帽高中班一律停办,每公社重点办好一处初级中学,有高中班的一律停止招生。高级中学的布点采取逐步集中的原则,并且国家办的中学...
5218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4月因胶县行政区划撤县改市,胶县第三中学也就改名为胶州市第三中学。
5218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胶县城关农业中学改名为“胶县五七中学”。
5218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0年,胶县五七中学更名为胶县农业技术中学。
5218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胶州专署于1950年5月9日成立,驻署在胶州城(现市政府驻地),辖胶县、胶河、胶南、五莲、藏马、诸诚、高密、即墨、即东县与崂山办事处。
5218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年3月,胶县机关干部业余学校、胶县职工业余学校、胶城业余中学,胶城手工业业余学校合并,命名为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成立了有县长及县工会、各大局、工厂、企业主要领导任校长、副校长、委员的校务委员会统一领导,教育局主管。
5218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1年8月,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学校撤销,并入胶州一中,设业余教育组,继续承担胶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教育的教学任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