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霞浦县畲族志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医...
福州市畲族志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畲族文化新探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闽东畲族谚语
山有木兮木有枝:蓝虹...
蕉城畲族村落
福建畲族档案资料选编...
福安市畲族卷
瑶族古歌
畲族服饰文化变迁及传...
宁德市文化志1993...
梦里畲乡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屏南文化遗产
闽东畲族歌谣集成
闽东畲族志
中国畲药图谱
畲族风俗志
族群边缘:“畲”汉边...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现...
畲族民俗风情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朱子与古田
中国畲族医药学
当代视野下的畲族文化
屏南文史资料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
民国宁德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乡...
民间歌谣——畲族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
福建霞浦畲族服饰文化...
畲族服饰史
传世畲歌
福安市畲族志
宁德一都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畲族源流研究
温州少数民族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
闽东畲族百年实录
夜闯卑库山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
整合畲药学研究
我国畲族民间体育文化...
畲药学
中国畲族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崖壁上的舞者:古老畲...
图说漳台蓝氏畲族文化
福安市雷氏志
畲族文化泰顺探秘
畲族妇女口述史研究
滨海五都
蕉城红色遗址
闽东畲族故事
南山畲韻
云梯畲族乡志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文...
穆云畲族乡志
闽东畲族故事
屏南文史资料
瑶族民俗风情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服...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谱...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
灸法秘傳 時病論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310
/
2724
34636
茶山瑶男子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茶山瑶成年男子,一般头上有发髻,用头带包结,发髻的顶端露在外面,上着黑色交领短衣,下着黑色长裤。
34637
银钗茶山瑶女子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成年妇女的头饰,用三块长约39.6cm、宽约6.6cm、重0.5~0.7kg的银板打造成弧形顶戴在头上。戴这种头饰的茶山瑶主要分布在广西来宾金秀沿河十村,长垌乡的道江、长垌、溶洞、滴水、平道,三角乡的上盘王、下盘王等村。 银钗式茶山瑶有盛...
34638
絮帽茶山瑶女子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絮帽式茶山瑶,发髻上均罩有头巾,头巾的一端接有棉纱絮,包头时叠成帽状。分布在广西来宾金秀忠良乡的上卜泉、下卜泉、滴水、板显、岭祖、巴勒、屯打等村的絮帽茶山瑶习惯穿蓝衣,分布在广西来宾金秀长二、寨保、杨柳、六段一带的絮帽茶山瑶习惯穿黑衣。 ...
34639
平地瑶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广西贺州富川瑶族女子用自织的方格灰色花巾包头,喜着深蓝色的短衣,右开襟,襟边、袖口、裤脚分别镶道道白边或红边,服装为上衣下裤式样。
34640
红瑶男子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广西桂林龙胜地区的男子服饰基本与壮族、汉族服饰相同,上衣为黑色立领对襟短衫,下穿长裤,头缠黑头巾。
34641
红瑶女子服饰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红瑶女子蓄发盘髻,年轻未婚姑娘盘“螺蛳髻”,并用一块中心和四角均刺绣有“瑶王印”图案的黑巾包头,包头时额前正中露出“瑶王印”,但不能露发;已婚妇女盘“盘龙髻”,即在额前挽个髻,在头上包黑头巾,并把额前的发髻露出来。红瑶姑娘都有两种不同材质的...
34642
白裤瑶纺纱工序轧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轧棉工序主要是把棉籽与棉花剥离,获得棉纤维。轧棉工序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进行,主要原因在于白裤瑶地区棉花一般在农历九月至十月收获。 轧棉工序使用的工具是轧棉机,一般是由白裤瑶当地产的沙木或樟木制成,轧棉机主要是由压辊和木架组成。木架为方...
34643
白裤瑶纺纱工序弹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弹棉的主要目的是将棉絮松开,使棉絮更加松软。以前,都是匠人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用木棒反复敲打,使棉花变得蓬松。后来随着技术逐步改良,就采用木制弹弓敲打棉花,其在敲击时弹力较大,每人每天可弹3~4kg的棉花,而且弹出的棉花不仅蓬松还很干净。白...
34644
白裤瑶纺纱工序搓棉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白裤瑶的很多生活、纺织工具都是十分简洁方便,日常身边的很多生活器具都可以用作生产的一部分。将弹松的棉花用手在板凳上搓成直径3~4cm、长约40cm的圆柱体,或者用约40cm长的木棍裹上棉花搓成棉条,再将木棍抽出,搓出的棉条方便捻线者在捻线的...
34645
白裤瑶纺纱工序捻线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捻线工序就是将棉花加捻变成线的过程,捻出线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布的质量。白裤瑶所用的纺车为卧式手摇式纺车,主要分为转轮和圆锭两部分,转轮比圆锭大数十倍,两者靠绳子连接。右手摇动转轮上的手柄转动转轮,由于转轮与圆锭的倍数相差较大,转轮转动1圈...
34646
过滤稻草灰水工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把两根木棍架放在大锅上,再把垫有纱布的背篓,装入稻草灰,放在木棍上,将沸水倒入稻草灰背篓,通过篓中纱布的作用,过滤稻草灰水进入大锅中,直到过滤出满锅水为止。由于稻草灰水呈碱性,类似于洗衣粉,可使煮出来的纱线洁净、光滑。
34647
煮纱工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将捻好的纱线装入盛稻草灰水的大锅中,开始熬煮,用锅盖(如果没有锅盖可以用塑料薄膜代替)盖住棉线,水沸腾后,在锅中放入一根玉米棒来计时,待玉米煮熟裂开后,表示纱线已经煮好。最后,把煮好的纱线用清水漂洗后,进行晾晒。
34648
浆纱工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山芍浆来浸泡纱线。通常农历二月和农历七月才有山芍,山芍一般生长在布满荆棘的山坡上,山芍上长着蔓藤状的小叶片,比较好辨识,煮纱需要的山芍是它的地下果实。将山芍去皮捣烂,放入大锅中,加一大锅水熬煮。将切片后的蜂糖与牛油放在小锅里...
34649
绕纱工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绕纱的作用是把匝线绕在纱锭上,方便将纱锭装在跑纱机上,便于下一道工序的跑纱。 绕纱机结构十分简单,由两部分组合而成,分为绕纱架和绕纱机。 绕纱架是由一根竖直竹竿支架和一个圆柱形的石墩组成。将竹竿中部截面方向凿穿,形成两个呈十字形的孔洞,...
34650
跑纱工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传统技艺·瑶族
|
类型:
民俗文化
跑纱一般也是集中在农闲的农历十月至十二月,是将纱锭上的线卷放在织布架上,再放到织机上的一个过程。 在跑纱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禁忌。首先,跑纱要选择农历单日中吉利的天气好的日子;其次,在跑纱期间尽量不要和其他人说话,旁人也不能询问“完了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