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286 / 2724
3427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龙角 又称角、灵角、号角、角笛或羚号,是木吹乐器,长约30厘米,口径大小约10厘米。为畲族巫师在祭祀、请神做醮、求嗣祈雨、降妖驱邪等神事活动中使用的一种常用法器。
3427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吉铃即法铃,亦称三清铃、法钟、帝钟,以铜铸成,高约23厘米,口径大小约9厘米。施法时握在手中,摇动时发出叮铃响声,其柄常做成如“山”字形,并列三根突出物象征道教三清。相传黄帝会神灵于昆仑之巅,天帝授以帝钟。帝钟有降神驱魔的作用。巫师施法时摇...
3427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三音又称三音锣,由三面大小不一的小铜锣构成,每面锣均有固定的音色,以一竹制小槌击打不同铜锣,发出不同的声音,故称“三音”。为巫术道场唱诵经文时配合奏乐用的法器。
3427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铃刀由五片铜板串在一个梨状铜线架上,柄如刀形,即身为铃,柄为刀,故称铃刀。巫师施法时,摇动铃刀,发出清脆的“镲镲”声音,是畲族巫师驱鬼镇妖时配合诵经文动作演奏使用的法器。
3428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五雷号令牌又称雷令令牌,源于古人调兵的虎符,上圆下方,一般正面刻“五雷号令”,背面刻“总召万灵”,两侧刻二十八宿名称。以五牙纹,背纹若一坐虎形,在施法中用令牌画符,或击桌念白,用以召集神将雷神之用。
3428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木鱼又称木鼓。刻成圆角形。是巫师在道场上唱诵经文时配合演奏用的法器之一,形制与佛教寺庙中使用的木鱼相同,只是巫师使用的木鱼通常要小一些。以击桌念白或停顿时之用。
3428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法鼓有大小之分,大鼓为各神宫必备之物,通常安置于神宫正殿神龛前,右侧或左侧,以备村中重大法事时演奏或信士危急时向神击鼓鸣冤告急之用。小鼓直径36厘米,高38厘米,鼓面绘有八卦或符咒煞字,为巫师必备演奏类法器之一。
3428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钹大钹、小钹,以铜制成,与戏剧演奏打击乐器相同。主要用于请神、迎神施法时演奏,增加法事场面的热烈气氛,是巫师施法时配合使用的演奏类法器之一。
3428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锣铜制,配合请神、迎神、祭祀、施法时演奏用的乐器,与戏剧演奏的打击乐器基本相同,用于鸣锣示警或制造气氛。白露坑村各家均备有锣一面,正月元宵请神时全村锣鼓声音响成一片极具节庆喜乐的氛围,锣声还可以威吓邪魔,被视为必备演奏类法器之一。
3428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七星剑或称宝剑、令剑、法剑。剑身上嵌有北斗七星图案,剑柄刻有龙、符图案,用以驱邪斩妖。
3428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月斧铁制,半月形,故称月斧,为破洞科仪时用。
3428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神针亦称灵针,头一节用铁做成,像体育用品的标枪头;后一节用山鸡毛做成。
3428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魔蛇鞭又称法绳、法鞭、净鞭、丝鞭等。手柄用木雕成蛇头状,长约20厘米,蛇身至尾部长约一米,用苎麻拧成。法索用以鞭打凶神恶煞,辟除邪魔妖怪。
3428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竹节鞭,用乌竹子头做成,而且要有36节,尾处扎捆红丝线(人们说成是嘴毛半两,打鬼重千斤)。
3429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信仰卷 | 类型: 民俗
法印代表法师身份的闾山印,是道教法师上奏天庭的印信,也是行使神力的法物。通常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边长约4~15厘米,质料有木、石、青铜不等。有驱魔辟邪的功用。因此,在科仪中的章表奏申、关牒符檄,都要用印。所以每位法师在奏名赐给法名时亦刻有专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