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850条
基础文献
75条
析出资源
15337条
图表
10528条
人物
3638条
机构
380条
事件
1918条
地名
1259条
专题
4594条
作品
2556条
实物
56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850 条 2218 / 2724
3325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砍田埂岩草。
3325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其他
(即马锭耙)用于耘草。
3325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蓝靛学名马蓝,爵麻科。又名青靛、菁草、大青叶,俗称菁。品种有蓼蓝、大蓝、槐蓝等。明末畲族迁入后大多从事种菁业,福鼎点头玉六、茂上派清咸丰三年(1853年)修的《蓝氏宗谱》载:“廿七(世)茂上名荣才,字福林,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上杭芦...
3325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苎麻是区内畲族传统衣着用布原料。1949年前,畲族男女所穿的衣服用布一半以上系自己纺织的苎麻布。畲民多在清明时种苎麻,立秋时收割,此后每年收三季。1949年前,畲族“家家种苎,户户织布”,苎麻种植面积占有很大比例。有的畲族村被称为“苎寮”。...
3326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烟叶是畲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所种品种多为晒黄烟。三月种,七月收成,每株晒烟苗可收获干烟叶3两左右。1949年前畲村种植较普遍,烟叶留供自吸外,也投放市场销售。1950年以后,随卷烟普及,吸用自种旱烟丝者逐年减少。但作为经济作物尚有不少...
33261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甘蔗有果蔗和糖蔗2种。民国期间,福安海拔低的畲村有大面积的种植。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糖蔗765亩,产量1484吨;1985种植糖蔗1418亩,产量6198.6吨;1990年8个畲族乡种果蔗955亩,产量3043.6吨;种糖蔗176...
33262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油菜是油料作物,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11月中旬播种,次年谷雨前收割。原有地方品种,亩产油菜籽只有20~30公斤。1956年畲村引种胜利号、矮架早、魁油1号、乌龙73号等新品种,产量大增。1978年区内8个畲族乡种植面积4233亩,总产量11...
33263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花生是油料作物,1949年前,畲村普遍种植,但面积不大,很少用于榨油,主要用以招待客人。1956年后引进中琉球、小琉球、勾鼻花生品种,在畲村推广种植后,面积有所增大。1978年8个畲族乡种植花生面积834亩,产量69.3吨。1993年,种植...
33264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闽东畲村气候温和,适于种植多达数十种的蔬菜。1993年8个畲族乡种植蔬菜面积达46275亩,产量38349吨。许多畲村成为区内重要的蔬菜基地。
33265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有蚕豆、豌豆、金甲豆(俗称御豆或玉豆)、豇豆(六月豇、八月豇)、扁豆、刀豆、四季豆(俗称牛角豆或泥鳅豆)、犬爪豆(傀儡豆)等,因地侧重种植。如霞浦县南区多种蚕豆、东区北区多种豌豆,山区多种玉豆,白露坑与南门山多种四季豆。为了节约用地,多利用...
33266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有冬瓜、南瓜、刺瓜、瓠瓜、丝瓜、苦瓜、佛手瓜等,大多分散种植在园头地角或房前屋后。1978年,始有成片种植。
3326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为畲族农家当家菜,各地畲村均有种植。品种有白芋、红芋、水芋、猴芋(亦称山角落)、蕉芋等。其中水芋是种在水田里,肉酥味香;蕉芋则专供加工淀粉,蒸制粉丝用,为福鼎贯岭、管阳一带畲村的土特产品。1990年,福鼎全县畲族种蕉芋700亩,亩产鲜芋70...
33268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60年代,区内部分畲村开始用稻草、牛粪、肥土人工栽培蘑菇。当时多为生产队集体种植,受当时体制和生产经营条件的限制,种植面不广、发展缓慢。80年代后,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副业兴起,蘑菇生产受到重视。福鼎畲村年种植蘑菇300万平方公尺...
33269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1979年前,香菇栽培以段木为主,畲村只有少量生产。1980年起,香菇种植多采用塑料袋栽培方式。每袋装木粉干料1公斤,正常情况下产菇600~750克,高产的可达1公斤,占地面积1亩的菇棚可栽培香菇1万袋。1985年,坂中部分畲村采用袋装木屑...
33270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志 | 类型: 经济作物、农作物
70年代初期,区内畲村开始用油桐段木栽培白木耳,受原料限制,种植量很少。80年代,改用阔叶杂木粉袋装栽培,省原料,产量高,全区畲村种植高潮时,产量约6吨。90年代后原料缺乏,只有少量畲村坚持种植。黑木耳栽培用料和香菇同,80年代后霞浦清水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