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2480条
基础文献
138条
析出资源
15396条
图表
3584条
人物
2740条
机构
624条
事件
3126条
地名
4848条
专题
669条
作品
521条
实物
834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32480 条 592 / 2166
8866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针对余姚县翻稻进入旺播季节,对迟播翻稻的防泡煞、烂秧,干旱地区翻稻及时播种,以及翻稻秧苗的烤秧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迟播翻稻,应抓紧季节播种,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对于干旱地区,可采用旱地育秧和水田旱秧的方法进行育秧,注意选址、施...
8867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项旷乡黎明农业社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困难户的照顾问题。代表们认为,虽然应该照顾困难户,但现有的照顾方法不够好,忽视了困难户的劳动生产情况。代表们建议找出困难户的具体原因,不能笼统地认为困难就应得到照顾。
8868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谭家领山上有一个地方国营余姚菓牧园艺场开辟的大菓园,园中桃、梨、柿、蘋等果树茂盛。今年是桃树投入生产的第二年,园中套上了纸袋以保护桃子正常生長。
8869
懶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一个懒惰的人,他不断装病来逃避工作和责任。他先是装作眼睛看不见,然后装头痛,接着装腿跛,再装背痛,最后甚至装成腰骨断裂。这段话以押韵的方式表达了对懒惰的批评和讽刺。
8870
拾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父亲用青竹篾编织了一个长竹筐,作者用小铁铲和小竹筐上学放学都带着,每天捡回一筐粪便,把屋后的粪堆成山一样高,送给社里肥沃庄稼,秋后谷子装满仓。
8871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一根墙头草,随着风向两边倒。当东风吹来时,它说西边好;当西风吹来时,它说东边好。最后问如果风不吹,墙头草会向哪边倒。
8872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一群儿童在田间劳作,堆成山的麦头和流成川的汗珠都体现了他们的辛勤努力。
8873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拔胡葱的场景,同时想念外公,外公的胡须又粗又长,脸红红的,做起事情来像一条龙。
8874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兰塘小学于六月九日晚上召开了应届与历届毕业生联欢会,活动气氛活跃,边活动边谈心。历届毕业生分享了他们毕业后坚持自学的经历,并激励应届毕业生坚定地走向劳动岗位。
8875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春花预分中,有些社员怀疑包工保产的兑现,因此不愿意把多余的大麦交到社里统一分配。作者通过召开干部会议,平心静气地说明情况,讲明去年包工保产变动多的原因,并表达了今年工作的改进决心。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主动将大麦交回社里。
8876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未学习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之前,作者和区、乡同志们感到农村工作越来越难搞。合作化以后,特别是今年以来,认为现在应该是社会主主义建设时期,群众觉悟大大提高了,但为什么意见反而多起来了呢?
8877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驻汕头地区高射炮部队在12日下午击落了两架蒋机并击伤了一架美国飞机,这些飞机从香港起飞的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这是美国对中国的一次严重挑衅,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8878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广州两名青年在文化公园抓获了一名特务,该特务名为龙沛强,是奉蒋介石集团驻香港特务机关的命令到文化公园投放定时炸药。然而,当他偷偷扔下两颗定时炸药时,就被抓住了。
8879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前线驻军某部协助浦城县公安机关和群众捕获了反革命组织“反军”的首要分子练石生,该组织曾企图进行暗杀、抢劫等罪恶活动。
8880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选择质量良好的洋芋艿种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老嫩适中,避免因收获过迟而引起霉烂和退化,一般在6-7成熟时收获;二是大小适中,选择每斤40-60个的芋艿为宜,每亩播种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三是挑选表皮光滑、分布均匀、数量适中(4-...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