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26 / 3354
637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曾无择的信中说道:“你在信中提到的疑问,都已解决。但是感觉到你读书大都是在外面看,还没有找到入门的地方。需要更加虚下心来,平静思考,将圣贤的言论结合自身体会去理解,这样才差不多能理解其中意味,不会只说空话。如果不这样,像你这般读书...
637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阅读《六经》,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去探讨道理,才能容易明白。
637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尚书》刚读的时候特别难,仿佛与自己没有什么联系。后来读熟了,见到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等圣人的事,才知道都与自身息息相关。
637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问:“‘体道’是怎样的?”先生说:“‘体’犹如体究的体,‘体道’说的就是以自己的身心去体悟那道理啊。因为圣贤所说的无非都是大道义理。只要自己用这个身心去体会它,就能让这个道理变成我拥有的东西。比如克制自己的私欲,便是‘体道’的功夫。”先...
638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问:“杨时先生说过:‘读书要切身体会、用心验证,以从容的态度处身于安宁闲静、专一不变中。’李侗先生跟随杨先生求学,他的思想根源就在这个地方吗?”先生回答说: “龟山先生虽然希望安闲形散,然而却一直用心读书。”
638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圣人语言特别平实,在我们切身的日常应用、普通行为中随处可见。
638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必须把圣贤书中所说的话,结合自身去深入体会。
638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体上说,读书要考虑书中的道理有什么用。如果只是读过就算了,那又何必读呢?
638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圣人说过的话,怎么能只就文字解读一遍就停了?必须是切实地结合自身深入体验,然后马上付诸实践,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638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论语要义》非常便于求学之人观看浏览,但想再深入却很费眼力。如果对于其中的主旨理解不透彻,即便是至理名言放在面前,也只是些闲话。求学之人读书,首先要理解体会自己本分上的事情。
638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读书,一定要在自己日常应用中可以亲身实践的地方下工夫,才算可以。
638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吴伯丰的信中写道:“伯丰你非常聪明机敏,讲论学问我不必担心你见解不精。我对你所寄予的厚望,绝非他人可比。希望你能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俯仰之间无愧于心,那胸中的浩然正气就得能匹配大义与天道,而不只是说出一些空头大话,这...
638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学者向先生请教:“读了《大学章句》《或问》,虽然明白其中的大义,却不如听从先生的教导亲切。”先生说:“既然已经明白了这个意思,就要坚持相应的操守,才有益。‘诚’ ‘敬’二字,是用来涵养个人操守的。”
638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学》一书,如同行路指南。认清了要走的路,就去走,这样才会有收获。如果只是把心思用在文字上而不去行动,就没什么益处。
639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曾经举例说程颐先生读《论语》《孟子》时如何联系自身的:“比如读‘学而时习之’,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时常温习呢?每一句都如此探求,才能有所获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