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633 / 1339
948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寒松(1909年—1943年) 名张喆,化名寒松。河北省玉田县杨家套乡丁官屯村人。 寒松出身贫寒,1939年前投身革命,系丁官屯村第一任抗日救国会主任。1939年起,在丰(润)玉(田)遵(化)联合县任股长、区长等职。1943年7月7日,中共...
948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高静(1808年—1873年)字慎庵,祖籍北塘,后迁居芦台镇。1808年生。13岁始读私塾,常以古名儒自期,19岁入泮。1844年中举,1862年大挑二等,选授容城教谕。 高静性淡泊,不慕荣利。工诗文,风格雄深瑰异。且勤于笔耕,一生著作等身...
948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王照(1859年—1933年) 字黎青,号小航,又号水东。芦台镇人。清咸丰九年五月初八日(1859年6月8日)生。曾祖王锡朋作过安徽寿春镇总兵。父王楫为太学生,袭骑都尉兼云骑尉职。王照幼年丧父,由叔父收养。从小喜欢观察星象,尤其爱读天文、地...
948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解殿臣(1863年—1933年) 字连圃,东板桥村人。 解殿臣早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后立志教育救国,倡导新学。于1903年捐资辟村中三义庙配殿为教室,开办板桥小学堂。首聘村塾教师李凤滨到校任教,设国文、算术课程,施行新学体...
948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高赓恩(1840年—1917年) 字羲亭,先世北塘人,后迁居芦台镇。为清代著名文人。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 光绪二年(1876年)入翰林院,初为庶吉士,继授编修、侍读、侍讲等职。赐进士出身,授资政大夫,又为太常寺少卿,弘德殿行走,...
948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侯树彤(1872年—1938年) 笔名伧北、秧子等。倒流窝村人。经济学博士,燕京大学教授,银行货币学家。 侯树彤少年时入村塾读书,聪颖好学。“五四”运动期间,侯树彤在天津直隶一中求学时,与同乡革命志士于方舟等义气相投,结成异姓兄弟。投身学生...
948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刘彭寿(1875年—1948年) 字壬三,宁河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随其在津经营同顺永斗店的父亲来津定居。1912年当选为顺直省议会议员,1913年任国会参议员。旋调任道尹、政事堂纪录,后入内务部。1915年入国民议会,任立法院议员。191...
948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杜心耕(1880年—1956年) 名书田,以字行,宁河镇人,生于1880年,晚清秀才,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潜心县内教育事业。系本县近代科学教育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矢志教育救国,义无反顾。毕业之初,因与军阀...
948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李丕济(1911年—1968年) 宁河镇人。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水工实验室主任,水力学校教研室副主任,九三学社成员。 李丕济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8月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工程员。1936年6月,经考核,以优异成绩取得由全国经济...
949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李昆璞(1910年—1974年) 名玉山,以字行。丰台镇北村人。 李昆璞幼入私塾,长则爱好绘画。从工笔开始,以羽毛、花卉最为擅长。喜好收藏。家产虽不殷富,但只要见到名画古玩,不吝高价,一定要购买到手。学画也舍得下本钱。一年春季,宝坻县朱子德...
949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常小川(1895年—1979年) 名鸿钧,以字行。芦台镇人。1910年入天津成美学堂。1919年于北京汇文大学毕业后任哈尔滨东华中学教员。1922年赴日本留学,不久转赴美国,考入密执安大学研究院。1925年获硕士学位。其后受中国政府交通部委...
949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民国
李家驹(1909年—1985年) 字筱林,芦台镇人。 李家驹1934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授土木工程学士学位。生前曾任陇海铁路、滇缅铁路、中印公路、中长铁路、平塘公路工程师,云南飞机场主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交通部公路总局、水电部辽宁省大伙...
949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当代
万国儒(1931年—1990年) 王石庄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理事。 万国儒1931年出生在蓟运河畔的王石庄,9岁开始在本村私塾读书,一直到14岁。抗日战争后期,参加儿童团,初步接受革命教育。1947年,到天津大华染厂学徒...
949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当代
张高峰(1919年—1989年) 芦台镇人。著名记者。曾任天津市政协驻会委员。 张高峰7岁丧父,家境清寒。在芦台三官庙小学毕业后,即以半工半读方式在天津、北平读完初、高中。1933年在天津《中南报》上发表《可杀的汤玉麟》一文,开始写作生涯。...
949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时代: 唐朝
刘仁恭,唐朝人,深州(今河北安平县)籍,因善用挖掘地道的办法攻打城池,故在军中得“刘窟头”绰号。初以裨校之职辅佐李匡威。后来李匡威被逐,他投奔太原沙陀军陇西郡王李克用,因攻打幽州有功,被任命为芦龙节度使。乾宁元年(894年)十二月,李克用攻...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