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296 / 1383
4426
美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美术创作作品,旧时多见于庙宇寺院的彩画及壁画。今尚存的东青山东岳庙壁画(清代),其构图严谨,笔力劲健流畅,施彩考究,可见一斑。民国时期,境内的绘画艺人多画中堂、箱柜、屏风等,独掌一技,以此养家糊口。
4427
书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年间,南杨寨人王庭炜好书,字迹秀俊。清末进士郝继贞,大垒东人,以魏碑见长。其子郝寿堂得其父传,亦有名气。清代韩襄,韩郝庄人,书法善用焦墨,苍劲有力,名冠一方。民国时期,东张麻人李冠军,书写赵体书法造诣颇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书法创...
442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的艺术创作音乐、舞蹈。
442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代,境内自编自演戏剧《金簪别舌》、《白鹿苑》等,作者无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剧本以文艺演唱之类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后,剧目《双锁柜》、《两条被子》曾排练演出。尔后,小戏作品时有问世。小戏《查线》颇有...
443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的民间艺术,概括了剪纸、民间歌舞、民间花会等。
4431
摄影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县城仅有一家照相馆。1973年,县委宣传部配备摄影人员,文化馆设摄影组。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和文化事业的改革,个体照相馆增多,个人也拥有照相机,摄影艺术作品开始参展发表。1981年,作品《...
4432
剪纸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境域内剪纸以窗花、喜、丧事装点为多,有贴窗花习惯。剪纸题材为花鸟、人物、动物。艺术风格粗犷,造型抽象。1986年,县文化部门精选80余件剪纸作品参加了河北省民间美术展览活动。内丘县城农历七月七的庙会上,在城东关的玉皇殿前玉皇庙会上...
443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民间艺术的民间歌舞。
443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民间花会活动历史悠久,遍及全县乡村,种类繁多,有:拉碌碡、跑旱船、舞龙、舞狮子、抢花灯、高跷、二鬼摔跤、娃娃舞、扇鼓、太平车、扭秧歌、打腰鼓、甩大鞭、锔大缸、猪八戒背媳妇、攉杆、跑竹马等。多在春节期间自娱自乐活动。表现内容为...
443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永乐年间,据传,西张村李家街李某,贬官为民,沦回故里。李某便把在京城学到的扇鼓腔传于家乡。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沿街行走,边走边舞,队形不断变化;二是固定场地,边舞边唱,表演故事情节。有《下假神》、 《过江》、《打鸟》等剧目。扇鼓...
443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世平调又称实贫调,是一种民间舞蹈。相传明末清初,安徽凤阳一讨饭人流落西张村李家街,因感激当地人收留而传教下来。表演形式有两种:沿街和设场演出全部由男子扮演。沿街时由11人组成,队形一人在前,一人随之,4男4女两队随后,最后一人压阵...
4437
回回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属广场艺术,阵容较大,一般由40名演奏人员组成。歌舞的队形有一定规定,打前鼓的为领头,其他演员分别持彩扇相继出舞。继而又续上持线杆的男演员,分成两个单环,女围男转,节奏快慢分明。紧接着是老头、老婆的双人舞,二人摆动双臂,忽而碰面于...
443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内丘县的著述轶闻,和重要碑文、奇闻异象等。
443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民国以前著述。
444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丘县山川钟秀,人杰地灵,历代名流贤达、文人骚客游历斯地,赋诗题咏,赞美不已。本节主要搜集唐至清代诗文。诗题中未注朝代或作者即为无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