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280 / 1383
418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3年9月8日,敌人集中内丘、临城日军700多人,伪军1000多人,合击县独立营驻地岩南村,进行报复“扫荡”。独立营事前得到情报,将兵力分散在各个山头,并组织民兵布设地雷与日伪军开展麻雀战,打死敌人十多人,伤敌多人,粉碎了敌人...
418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3年10月16日,内东区委获悉,内丘日伪军将于18日到金店抢粮的情报,及时报告县委。县大队政委杨志、129师25团5连连长李文祥率部来到内东区,于17日晚将5连、县大队、四中队及礼义、冢圪塔两个村的民兵共计400多人,埋伏在...
418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了内丘县人事、劳动、民政、工资福利的记事。
418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清代,知县由吏部选拔任用,知县以下编制有县丞、主簿、典史、教谕等官职及三班六房等办事人员。民国时期的县政府公职人员,起初多数人是清代留任官吏,后来则多数是上级国民党组织委派。1937年底,抗日县政府成立,公职人员的阶级成分发生根本...
419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内丘县的人事,概括了人事机构、干部队伍、技术职称、机构编制、其他人事管理等。
4191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干部队伍,概括了机关干部来源、干部队伍结构、干部队伍管理等。
4192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抗日县政府成立初期,党政群团脱产干部由工农抗日积极分子、进步知识分子和地方开明绅士组成,计有13人,另有勤杂人员8人。随着抗日战争的广泛开展和解放战争的深入进行,干部需求量越来越大,到1946年4月,全县共有干部79人,其中48人...
419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机关干部社会招录的记事。
419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11月至1951年,安置分配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7人。1952年,安置28人,主要分配到经济部门。每年都有军转干部,多少不一,到1966年共安置124人。1966年至1975年,军转干部按复员处理。1980年,对这...
419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的记事。
419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干部队伍的结构也在逐渐变化。初期,干部年轻化、文化低为普遍现象。1958年,全县干部1141人,其中35岁以下者834人,占73.1%;36岁以上者307人占26.9%。大专2人,高中20人,初...
419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干部队伍管理,概括了分级管理、目标管理、档案管理等。
419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是在20世纪50年代,其管理内容是:正、副县级干部由省委管理,正、副科级由地委管理;县委主要从考察、教育、监督、鉴定等方面协助省、地委审批;股级以下干部由县委管理。
419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干部队伍管理的目标管理。
420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技术职称的记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内丘县没有职称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极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