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624 / 976
934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洮州各地农作物丰收。
934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三十日辰时,棍噶扎勒参(白佛)呼图克图圆寂。光绪帝谕示甘肃藩库拨给抚银五百两。
934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895年基督教宣道会美国人新普送等在卓尼、录巴寺诸地建教堂传教。
934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895年山后黑番四旗藏族不堪土司的剥削,起而抗粮抗款。为求缓和矛盾,阶州牧朱直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十日拟定除弊章程10条,在拱坝村插岗衙门外刊立石碑,名曰“永垂不朽之碑”。限令杨土司长宪、总管及当地藏族群众永远遵守。章程规定:各...
935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洮州着逊杨永隆承袭其父世袭副千户职。
935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洮州大旱,禾无收,民大饥,饿殍盈道。嗣后五、六年间,旱、雹不断,树根、草皮食之殆尽,饥民相食,纷逃外地度荒。
935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卓尼故土司杨作霖侄孙杨积庆承袭第十九任土司并兼禅定寺僧纲职。时卓尼土司管辖范围包括卓尼、迭部、黑番号称48旗,520族。辖地面积3万余平方公里,属民13750户,62750人。
935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一日至六日,洮州连下暴雨,洗水横溢,民舍皆漏,饥馑复生。
935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04年六月十二日,噶丹寺第八十六任赤哇罗桑坚参出任摄政,代理十三世达赖执掌西藏政教事务。后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十二日又任摄政。
935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十九日,江口寺奉清廷赐名为“庆会寺翌年颁赐匾额,更名“集庆寺”。
935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洮州抚番同知张彦笃(河南光山人)主持编修《洮州厅志》,进士包永昌任总纂,志书包括今临潭、迭部、卓尼三县兼含舟曲、碌曲、夏河部分地区在内的大量史料,是继清康熙、乾隆《洮州卫志》之后的一部重要地方志书。
935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07年卓尼设立邮政代办所,由洮州邮政代办分局管辖。
935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12年9月,甘肃省议会以土司制度和千百户制度“非民国所宜”。决议仿照云南、四川等省成案,一律“改土归流”。但鉴于卓尼土司,千百户制度在藏区沿袭已久,根深蒂固,“改土归流”之议,未能付诸实施。
935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13年2月7日,甘肃省改定各道县制,改置洮州厅为临潭县,卓尼归其辖领。
936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13年11月,为逐步实现“改土归流”计划,甘肃省议会决定,停止土司“岁俸支银”制度,政府每年不再发给土司银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