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493 / 976
738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录竹拱坝区人民卫生所1953年3月成立,下设妇幼保健站,编制7人,负责刀告、尼巴、扎古录、完冒等乡医疗工作。1962年5月,更名为录竹地区卫生院,编制6人。1964年3月,在尼巴建立了设有简易病床的卫生院。1969年3月,成立扎古录、刀告、...
738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新堡区人民卫生所1953年3月成立,编制4人,负责新堡、柏林、拉扎、洮砚4乡的医疗工作。1962年5月,编制增至5人。1969年3月,成立柏林、洮砚公社卫生院。1983年7月8日,将洮砚公社卫生院更名为新洮中心卫生院。
738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多坝地区卫生院1962年5月成立,编制4人,负责多坝、纳浪、木耳3乡的防疫医疗工作。1969年3月,成立纳浪、木耳公社卫生院。
738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北山地区卫生院1962年5月成立,编制4人,负责恰盖、康多、杓哇3乡的防疫医疗工作。1969年3月,成立恰盖、康多公社卫生院。1988年成立杓哇乡卫生院。
738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洮北地区卫生院1962年5月成立,编制5人,负责阿子滩、完冒、申藏、那子卡4乡的防疫医疗工作。1963年4月,经县人民委员会研究决定将洮北地区卫生院定为全县重点卫生院,编制7人。1966年,该卫生院因成绩显著,被县人委树立为全县卫生战线的红...
738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洮南地区卫生院1962年5月成立,编制4人,负责卡车、大族2乡的防疫医疗工作,1969年3月,成立卡车、大族公社卫生院。
738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城关镇联合诊疗所1962年5月成立,编制5人,负责城关镇和木耳乡的防疫医疗工作。1966年6月,成立城关公社卫生院,院址设在唐尕川民房中,利用接收城关镇联合诊疗所移交的财产、器械和部分药品展开工作。1978年12月16日,撤销城关公社卫生院...
738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洮河林业局职工医院成立于1959年10月。截止1989年底,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放射科、心电图室、中西药房、治疗室等。有医疗技术人员36人,其中: 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医师4人、医士5人、护师2人、护士7人、护理员...
738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卓尼西尼沟疗养院是以收治甘南州麻风病人为主的专业性医院。于1971年底建成,共投资43万元,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4455平方米。内设有450张病床,另设有消毒站、隔离区、中心治疗区、女病区、男病区等,各病区依次相距为1〜1.5公里。至1...
739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51年春成立自治区防疫委员会,由自治区行委主任兼主任,卫生科科长兼副主任。一切疫情由防疫委员会和卫生科临时抽调人员进行防治1962年1月,县人民医院下设了防疫股,编制4人,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工作。1971年8月,筹建县卫生防疫站,编制7人...
739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50年,中央第七防疫大队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1952年6月,省性病第一防治队从临夏、临潭等卫生院抽调干部7人,组成省性病第二防治队(亦称省民族医疗队),于是年7月3日来卓尼工作,并筹备成立卓尼性病防治站。1953年,省卫生厅拨款...
739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清光绪元年(1875年),上卓村来汝奎在杂铺内附带开设中草药“同林药铺”行医。民国时期,卓尼城区仅有1〜2家由私人经营的中药铺,调配中医处方,销售的中药材大部都从外地购进,品种少,规模小。1948年9月,史效义在卓尼上城门开设了“茂盛德中药...
739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53年,海又吾同闫世选合伙在卓尼城区开设“世安堂”中西药铺,兼行医。
739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卫生和社会工作
1981年2月,成立县药政局,1983年12月撤销。管理权限归县卫生局。1988年12月16日,聘任3名兼职药品监督员,任期4年。并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对县级4个医药单位和部分乡卫生院的药品进行了检查,查岀不合格的中西药品(霉变、虫蛀、...
739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卓尼自1937年成立设治局后,体育工作由卓尼设治局教育科(亦称第三科)分管。1950年至1953年,体育工作由卓尼自治区文教科分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