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398 / 1383
595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十七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教育局除局长外增设督学、教育委员、事务员,县抗日政府设文教科,不同时期中共柏乡县委、柏乡县人民政府(柏乡县人民委员会)各有一名副书记和副县长主抓教育工作,政府设教育科;下辖扫盲办公室和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基层乡镇(...
595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全县11个乡(镇)人民政府相继成立文化教育委员会。1958年10月,柏乡县教育科与文化科合并为文教科,12月并入内邱县教育管理机构。1962年恢复柏乡县文教科,1964年改称文教局,下辖教研室、教师业余进修校、文化馆、新华书店、县...
595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县立高级小学,设校长,负责教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立高级小学设校长负责教务;各中心学区设中心校长负责农村初级小学的教务。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60年代,柏中、固中及中心校设立教导处,设教导主任,辅助校长管理教学。70年代...
595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录了柏乡县建国前后科技发展情况,包括科技管理、科技队伍、科普活动与科技推广、科研与成果几方面内容。
596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汉高祖三年,赵王歇军井陉新败,溃逃至鄗(固城店)南,因鄗地野河等河道密集,地势低洼,道路泥泞,难于行走,故赵军行军迟缓,终不能摆脱汉军追杀。时赵军人数虽众,却是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苦于奔命,无力反击。而汉军“背水之战”以后,士气高涨,锐不可...
596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成立柏乡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初撤销。1974年重建时始名县革委科技组,1977年11月22日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原科技组撤销,有工作人员3人,负责全县的科技管理工作。1993年机构改革后,科委、科协合并,下设工业股(办...
596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县内科技人员甚少,主要为行医、教书者。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工作。一些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柏乡县,主要从事农、林、畜及教育、卫生等项工作,科技队伍随之壮大。1955年有科技人员98人,1965年有457人。1966年“文化大...
596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汉献帝初平元年,渤海太守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等起兵数万响应,推举袁绍为盟主。翌年,韩馥属将曲义反叛,韩馥与之战失利,袁绍即与曲义结为盟。袁绍的食客逢纪建议说:“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部强实而韩馥庸材,可密要公...
596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政府各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科技知识。县政府举办了农业展览会,分互助合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劳模丰产经验、新式农机具等五个展馆,参观群众计3万人次。县科委建立科技资料室,藏有科技图书、资料近千余册,供科技人员查阅;创办不定期科学技术综合性刊物...
596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业部门通过专门训练及开办夜校等形式,共培训人员6,他们作为农业技术改革中的主力军,对农业增产起到了巨大作用。县兽医联合会成立后,先后为农村培训了大量的畜禽防疫员,对当时畜禽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56年农林部门又对上千名林业骨干进行了...
596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6年8月5日,县成立沼气办公室,有工作人员5名,负责向群众宣传沼气知识,推广沼气使用技术。1982年撤销沼气办公室,成立新能源办公室(隶属县科委)。1991年柏乡县新能源综合利用(太阳能日光温室种菜150亩,家庭用热水器700台)成绩...
596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慕容垂率军进攻邺城,于是前秦符坚之子长乐公符丕派遣阳平(今馆陶)太守邵兴到今赵县、柏乡一带招募兵马,用以袭扰慕容垂的后方。赵郡人赵栗募兵,在柏乡县境西南起兵,响应邵兴,后被慕容垂部将所灭。
596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柏乡县科研项目成果,包括农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乔砧梨树密植栽培丰产技术、巨峰葡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棉浆挂面白板纸、云母纸、云母板几项成果。
596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几项柏乡县技术革新成果。
597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田灌溉增产效益分摊系数是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为研究水利灌溉增产效益和编制水利经济规范的一个项目,该项目由柏乡县水利局承担。根据华北地区农田灌溉构成对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12种主要农作物的灌溉增产效益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抗旱、节水和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