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85 条 978 / 1339
1465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光绪八年(1882年)唐胥铁路改由一台轴式为030型蒸汽机车牵引,俗称龙号机车。此后效率大增。因“芦台煤运河春秋潮汛不大,煤船常有停掉之苦;河无来源,亦有岁淤岁挑之费。而兵商各轮船欲多购煤而运不及,矿内积煤日多,欲运煤,而路不畅”。故拟使唐...
1465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光绪九年(1883年),“被水、被旱、被雹、被霜”。“南淮渔淀等67村成灾五分;俵口庄等130村歉收四分”;“丰润李更庄等26村成灾五分”。
1465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光绪十年(1884年)在芦台镇、北塘设立电报分局。
1465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光绪十二年(1886年)唐胥铁路延至芦台,名为唐芦铁路。胥各庄至芦台闫庄铁路全长33公里。火车起运点为蓟运河东岸的闫庄闸口,即开平矿务局储煤场处。
1466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八月二十日,潮白河“漫口百数十丈,奔流而去,直灌宝坻、宁河县境”,“田禾皆没,屋宇倾颓”,“被水、被雹,灾区既广又重”。东崔庄等123村成灾七分,江洼口等109村成灾六分,东宁车沽等27村成灾五分,东未甸等36村歉收...
14661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月,清海军衙门从国防需要出发,建议将唐芦铁路南接大沽北岸,北至山海关。五月修建由闫庄至现在芦台站的铁路线。
14662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上旬至九月中旬间,连次大雨,河水涨溢,田禾被淹。张广庄等95庄成灾六分,岳石庄等65村成灾五分,大艇庄等98村歉收四分。
14663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月,唐芦铁路延至塘沽;八月修至天津,名为唐津铁路。也称“津沽铁路”,“北洋铁路”。
14664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入夏颇形亢燥。秋初阴雨连绵”,“沥水汇归,洼区被淹。雨水带雹,加之被旱、被虫”。“大从庄等21村歉收四分,大于庄等24村歉收三分”。六月十三日天津发生7.5级地震,有强震感。
1466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光绪十五年(1889年)“讵秋初阴雨连绵,山水下注,遂使蓟运等河漫溢出槽。沥水汇归,洼区被淹”。“杨泼庄等28村歉收四分,齐家庄等39村歉收三分”。
1466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光绪十七年(1891年)聂士成为海军大阅礼成头品顶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30营。
1466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安全事件
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六月大雨,上游边外山水暴发,子牙、潮河、白河等河先后漫溢出口,平地水深数尺,田亩被淹,房屋倒塌,秋禾受灾。
14668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安全事件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六日,昼夜大雨,势若倾盆,雨势连绵不止。各河漫口,堤岸冲决。“上下千数百里巨浸汪洋,几无干土”。宝坻、宁河为最重。灾重地方,房屋坍塌,禾稼漂没,小民无地可种,无屋可栖。
14669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光绪十九年(1893年)芦台一带义赈饥民6960户,折合人15640口。宁河县义赈饥民13858户,折合人22962口半。
14670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光绪二十年(1894年) 六月二十四日至八月三十日,“节次大雨,淫霖不止。蓟运、潮白,纷纷漫决。平地水深数尺至丈余不等,汪洋一片,民田庐舍多被冲塌。兼有被潮、被雹之处”。灾情之重与光绪十六、十九两年,大略相同。西双庄等82村成灾八分,北塘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