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70 / 1014
1003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勤工俭学活动进一步开展。莒南师范组织师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除帮助生产队刨地瓜1200亩、刨花生500亩外,学校自己种小麦6亩,种菜4.5亩,喂养了10几头猪;办大小工厂19个,其中,全校性工厂3个(电机、化工、铁木);班级工厂...
1003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2年贯彻山东省烟台教育会议精神, 开始纠正学校的混乱现象。全县从1963年起,各校调整了勤工俭学计划,减少劳动时数,理顺了教学工作与勤工俭学的关系,组织师生开展简单的制作、修理、木工、种植、饲养、复收等为主的学工学农活动。
1003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生忙于“串联”、“闹派性”,教师大部“靠边站”,学校正常秩序被破坏,勤工俭学无人过问。
1003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响应国务院号召,各级各类学校陆续复课。
1004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3年秋,教育局召开勤工俭学会议,号召各校大搞饲养。
1004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6年,莒南“五·七”大学(后改名莒南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校办工厂建起安瓿、篷布、食品袋加工三个车间,年产值达15万元。
1004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2年,莒南县农民技术学校和文疃公社被评为山东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1004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4年教育局机构改革,设勤工俭学办公室,由李永安任勤俭办主任,并力加强了领导力量。
1004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8年,教育局推广了团林乡鲍家庄子小学“学校集体购买幼鸡、鹅分给学生饲养的经验”,这一经验得到地区教育局领导的赞扬,并在全地区进行了推广。
1004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0年4月份,召开了全县勤工俭学表彰大会。各乡镇教委办主任、县管学校分管校长、中心小学校长、勤工俭学专职人员、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等120人出席了会议。
1004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指出:继续大力发展校办产业,逐步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服务条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优惠的政策,为搞好勤工俭学提供了法律依据。
1004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8年秋,王中锋经曹明楼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王中锋又相继介绍李式如、孙耀辉等人入党。他们以学校为阵地,以教书为掩护,积极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和道理,开展党的工作。
1004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9年3月,环河崖党支部建立,刘振南任党支部书记。
1004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莒南县教育科、卫生科、图书馆、文化馆、京剧团、电影队和妇幼保健站等单位正式组建文教党支部。支部书记滕中元, 支部委员高维利、王传忠、袁克和、孙振华、刘明锡5人,党员35人左右。自文教党支部建立后,组织生活比较正常,按照党章的规定...
1005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局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

0.4083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