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图书馆
赣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赣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3401条
基础文献
7条
析出资源
5473条
图表
1727条
人物
574条
机构
940条
事件
4163条
地名
61条
专题
55条
作品
181条
实物
220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安遠縣志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上册
全南县志
赣縣志
石城縣志
南康縣志
检索条件
共 13401 条
355
/
894
5311
迎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结婚之日,男方备上轿肉鱼若干、下轿公鸡1只,新郎推着挂大红花的自行车,由介绍人、倩郎、乐师陪同,抬礼盒、放喜爆,一路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礼数不到不发亲。发亲后,由新郎用自行车或轿车搭载新娘,倩郎抬嫁妆,乐师一路吹打,燃放喜爆,返回男家。新娘...
5312
拜堂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新娘“坐性”后,礼生在新娘坐的簸篮前祝贺一番,然后由多子女的夫妇分别扶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夫妻相拜,俗称“拜堂”。在此之前,要在新人床上撒果品让男孩上床抢吃,意祝早生贵子。拜堂后,男家摆酒席宴请宾客,俗称“吃归亲酒”。...
5313
闹洞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在洞房或厅堂中设桌置酒肴、果品等,闹房者多为青年男女,先赞祝词,由新郎新娘双双筛酒,然后,闹房者出些滑稽题目要新郎新娘做,做后大家喝酒。此时,讲粗俗话、做粗俗动作,无人计较,实际上是启蒙性教育,热热闹闹至深夜,皆大欢喜而散。
5314
回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婚后次日,新娘的弟或妹来男家接新婚夫妇回女家。男家须备“三牲”礼品、酒和糕饼等。双双往女家上门,拜见岳父母和父母。当日下午,备礼物送新婚夫妇回男家,不留宿。
5315
特殊婚姻招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特殊婚姻招亲寡妇眷恋亡夫家庭亲人,不愿改嫁,或有女无儿者,不愿女儿离家出嫁,期望老有所依,便招赘一男子到女家成婚落户,称为“招亲”、“招郎”。由于入赘者多系无钱娶妻的男子,故被讥称为“撑门”、“撑门棍”。建国后,政府提倡男女平等,鼓励男到女...
5316
童养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一是在儿子幼小时抱养一女孩,待双方成年后成亲。二是无男孩的人家,领养一女孩作为养女或作儿媳,故称“望郎媳”。此两类情况多出于贫苦人家。三是祖辈年事渐高,深恐早失生母的孙儿会遭受继母虐待而无所依,抱一与孙儿年龄相等或小两三岁的女孩为孙媳,待长...
5317
二婚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寡妇改嫁和离婚妇女再嫁,俗称“二婚亲”。寡妇改嫁须经亲族同意,并受人鄙视。寡妇改嫁时,须自带衣着及日用品,在拂晓前离开亡夫家,新夫在半路迎接,婚礼简便,故称“半路夫妻”。建国后,此俗已彻底废除,寡妇改嫁和离婚再嫁,婚姻自主,均不受岐...
5318
丧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旧俗丧葬礼仪繁多,城乡略有差异。普遍盛行的丧葬习规有送终、报丧、守灵、入殓、出殡、送葬、回车、安灵、做七、烧祈香、守孝等。明、清时期,父母死后,孝子需守孝3年。守孝期间,儒生不参加应考,为官者离任回家,家中不贴红纸对联,不办婚嫁喜事,衣不华...
5319
生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自古以来,妇女生育被看作大喜事,初生第一胎尤为重视。民间生育习俗繁多,且表现为重男轻女。妇女怀孕3个月后,娘家女眷须择吉日,携带鸡、蛋、糕饼、糖果等前往探望,俗称“睄胎”亲戚亦纷送鸡、蛋、鱼、猪肚等补品。妇女分娩后,其居室称“忌间”,产妇在...
5320
开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商店开张,店主择定吉日良辰,先将商品陈列整齐,店面粉刷一新,内外张灯结彩,以大红喜联贴于门首,红绸覆盖招牌。开张时燃放大挂爆竹,烧香点烛敬奉赵公元帅,然后亮出招牌。最先入店顾客,可用包有小额钱币的红包随意购买商品1件。旋即,亲朋送...
5321
从师入学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从师学艺民国以前,贫困人家的男孩无钱上学读书,十二三岁时,父母便托亲友为其寻师学艺,俗称“学手艺”。投师前,须摆“拜师酒”,席间,家长、介绍人与师傅商定学徒事宜,写成投师帖。学徒期间,供食宿无工资。出师后,以低微工资帮师傅做1年工,然后自谋...
5322
第五节 节令习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赣州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与习俗都具有客家色彩,除正名外,还习惯以月份称。如元宵节俗称“正月节”、“正月半”,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中秋节俗称“八月节”等。节日习俗与中原各地大同小异。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
5323
传统节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图表
赣州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与习俗都具有客家色彩,除正名外,还习惯以月份称。如元宵节俗称“正月节”、“正月半”,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中秋节俗称“八月节”等。节日习俗与中原各地大同小异。
5324
小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旧时,此日晚上家家送灶君上天,点烛烧香,燃放鞭炮,祈求灶君“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此日起,家家掸尘扫地,通沟排水,抹洗门窗家具,洗涤被褥蚊帐,大搞环境卫生。小年过后,俗称纳了年阶,开始打糍粑、黄元米果和...
5325
除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
类型:
正文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俗称“年三十晚”,谓之“过大年”。旧时,贫家负债者,躲债在外,除夕深夜方敢归家过年,故又称年关。晚餐丰盛,合家围坐吃团圆饭。除荤菜外,必备芹(勤)菜。饭后,长辈给小孩分发红包,俗称压岁钱。后接“灶神”归位,敬香烛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