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6260 条 312 / 1084
4666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直隶雄县(今属河北)人,康熙三年(1664)拔贡,任东阿县主簿。有《自张秋往东阿至凤凰岭》及《题张秋谯楼诗》。
4667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1646—1682)馆陶人,字公望,号又朴,幼聪慧,6岁能识字,10岁能文,康熙五年(1666)乡试第一,九年(1670)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十二年(1673)充会试同考官,得长州韩葵一等十一人,均为词林冠冕,皆谓愿鲁识才知人。以父...
4668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天衡,江苏武进人,康熙八年(1669)任冠城县令。时逢岁饥,将俸金全部献出,赈济灾民。次年又采取以工代赈办法,将大成殿、学宫、县署修缮一新。康熙十一年(1672)又纂修《观城县志》,不舍昼夜,修成巨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4669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起庵,浙江嘉善人,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任冠县知县,曾重修冠县文庙,改建魁楼,增辑《县志》,绩业卓著。后调承德县令,升户部主事。
4670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苍璧,马邑县(今山西朔县)人。康熙十一年(1672)任范县知县,严格执行律令,涤除各项繁琐条文。又捐俸金筑城墙,修学校,纂《县志》,历任3年,政绩卓著。擢中书。
4671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1639-1710)字莱襦,号瞿亭,高唐人,朱光祚子,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由中书舍人升至刑部江南主事,历本部员外郎、郎中,执法如山,百折不挠,为刑部最有威有能的官员,常说:“人命生死在刑官,稍有疏忽,辄令人枉屈,可不慎哉!”三十七...
4672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1670—1707)字子青,号橡村,高唐人。朱宏祚长子,随父移居济南。有才,嗜读,对科举文章却毫不在意,独致力于诗歌,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说他是“近代作手”。屡试不中,遂在橡村买田筑屋,游山娱水,不求再仕,以父母先后不久亡故,劳伤成疾,亦卒...
4673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子桓,原籍高唐,后居济南。朱宏祚子,朱缃弟,贡生。援例选刑部贵州司郎中,后补江西司郎中,岀为永州府知府,历官广东臬司、藩司。因疾请罢,皇帝说:“朕已闻之,惟惜其是好官,且调理看。”终不愈,遂乞休。雍正九年(1731)卒。朱绛能诗,著有《岭...
4674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全五,原籍福建省安溪县,后定居高唐。智勇过人,投身行伍,屡建功勋,康熙二年(1663)秋,随靖南王耿精忠入泉州港,以克取厦门、金门岛功授游击。次年,又以平南山口功授参将。七年(1668)奉旨移节山东,随左都御史陈一鹏驻东昌(今聊城),后受...
4675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惕庵,宝应(今属江苏)人,贡生,康熙二年(1663)授茌平县令,赋性严厉,锄强抑暴,敬上恤下,重视学校建设,造就人才,任职6年离去。
4676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华瞻,聊城人。幼聪慧,喜读书,于古庙中闭门苦读,经年不出。康熙二年(1663)举于乡,二十一年(1682)成进士,选山西山阴县知县。山阴居雁门关外,苦寒,值荒旱,民多逃亡,正揆多方招徕,轻徭薄赋,且岀家赀以济困穷,回归复业者数千家。又捐薪...
4677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颖伯,茌平人。性聪慧,日诵万余言,十四为诸生,试辄冠军。事父母尽孝。康熙三年(1664)参与纂修《博平县志》,人物皆其手辑,不饰非,不溢美,实事求是。著有《经书注疏》、《陶情集》。
4678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文华,聊城人,康熙五年(1666)武举,十三年(1674)从征荆州,躬冒矢石,入敌巢穴,力战洞庭,战功卓著。又从征四川,直抵重庆,回兵巫峡,救援李胜,进剿冯河,生擒敌总兵向旭辉、副将汪艾等多人,并招降其余党。历官湖南督标右营游击、直隶保定...
4679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湖北潜江人,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馆陶县(今属冠县)知县,为治严明,弊绝风清,待人以诚,对勤恳务农者给以嘉奖,对学中士子手定甲乙,优秀者予以鼓励。岁旱力请赈济蠲免,平时则努力减徭平役,又修学宫、纂《邑志》,政绩颇多。有咏《卫水秋涨》、...
4680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 时代:
字待旃,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茌平县令,待人宽和谦恭,百姓爱戴。又工诗文,善篆隶,有文才。升行人司行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