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166 / 976
247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1996年时,文化事业归属碌曲县文体教育局管理。2003年8月,碌曲县文化体育旅游局成立,文化事业随之归口文体旅游局。2010年11月,文化事业管理职能由新成立的碌曲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接管。
2477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碌曲县文化市场管理采取政府、村民组织自治、社会管理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碌曲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发达这一实际,把宣传《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新闻出版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文化市...
2478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群众文化生活1996一2010年举办文化活动,主要以电影放映、图书购销与发放、文化下乡演出和举办的各种节庆演出活动为主。1996年以来,碌曲县文化图书馆,进行群众文化调研等活动,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
2479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锅庄舞“锅庄”为藏语译音,按安多藏语方言,可译为“郭尔召”更为贴切。“郭尔”为“圆圈、旋转”之意,“召”即“舞蹈”。“锅庄”意为圆圈舞,是流传在藏族地区的一种古老歌舞,在碌曲县境内也广为流行。表演形式是男女围成圆圈,歌舞同步进行,女士动作小...
2480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本小节主要讲述了碌曲县的饮食文化,介绍了奶茶、酥油茶、窝奶、手抓羊肉、风干肉和藏包等美食。
2481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碌曲藏族的婚姻保持着传统的婚姻习俗。姑娘长到十七八岁,就要由父母行“上头”仪式,表明她们已经长大成人,可以恋爱。当男女双方找到意中人后,按习惯由男方委托亲朋好友带上哈达和酒向女方家求婚,如女方接受哈达,启开藏族婚礼瓶盖喝酒,表明答应这门亲事...
2482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碌曲自古以来是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藏传佛教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传统节日居多,从年初到年尾大小传统节日不下二三十个。主要介绍了洛萨尔、娘乃节、香浪节等民间节日。
248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藏族是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藏族传统的丧葬形式有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等。碌曲藏族也保留了这几种传统的丧葬形式。
248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藏族是个勤劳朴实,粗犷强悍的民族,藏族人热情好客,特别注重礼仪。来往过客,无论相识与否,只要你推门而入,主人则为来者熬茶,端出酥油糌粑。客人到门,主人趋岀返让,绝不怠慢。端食物、斟茶、敬酒皆用双手平端,表示对客人的恭敬。放在客人面前的茶,随...
2485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本小节主要讲述了碌曲县的文艺创作,介绍了传统民间文艺创作、现代文学创作、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美术等艺术创作。
248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2010年,碌曲县各类馆藏图书1.43万册,每年订阅报纸杂志115册,供广大群众干部免费借阅。
2487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到2010年底,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18家,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家,歌舞娱乐厅3家,音像茶楼2家,网吧3家,音像制品3家,打字复印1家,国营书店1家。全县文化产业的绝大部分由个体、私营企业经营。
2488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碌曲县的文化遗产,介绍了碌曲县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
2489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碌曲县境内古遗址及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碌曲高原的先民们已在洮河、白龙江源头生息繁衍,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自古便是唐蕃古道跨越黄河首曲的通道和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都曾驻足碌曲。历史上...
2490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正文
2007年初,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岀版局《关于第二批国家级和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碌曲县文广局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初步完成碌曲第一批县境内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整理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