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29 / 821
642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肃州博物馆曾有一对北凉造像石塔,1969年出土于专署街石佛寺湾子,其一塔底无榫头,其一塔底有榫头。出土前石塔成对存放于土穴中,上压石磨并覆上了黄土。塔底无桦头的石塔,整体呈圆锥形,高42.8厘米,底径12厘米°由基座、经柱、覆钵、塔颈、相轮...
642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顺城寺,明代肃州东关的喇嘛寺院之一,位于东关厢东南隅,即今“巨龙景苑”东南角。至嘉靖三十二年,此寺已安插了南山西番的眼线,严重危害了肃州的安全,故在东关厢东南角设置角墩一座,用来居高临下专门监视该寺出入人员的动向。新哈刺灰,指明嘉靖初年来自...
642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归华寺,明代肃州东关的喇嘛寺院之一,修建于明正德初年,位于东关厢南城墙下,寺院坐南向北径通东关街,具体位于今“东关一校”西侧十字路口稍南。至嘉靖三十二年,拜言不刺已与金塔的日羔刺部联通对付肃州官府,帮助日羔刺部占领莲花、明海草原。故安插日羔...
642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五个塔寺,肃州东南乡喇嘛寺院之一,位于红水河“中花儿坝”树林西沟,即总寨镇原牌路村三组地界。该寺因寺后有五座喇嘛塔而得名。关于五个塔寺院的来历,坊间相传为清康熙年间所建,建寺原委较为神奇:塔院所在的崖头下面,原是一片绿草葱茏的草场,草场南端...
642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余年寺,本名“蛇眼寺”,原址位于沿山公路南、半坡村原3组和6组之间的肃南县祁丰藏族自治乡干坝口村的飞辖区,系明正德年间主管干坝口属番蛇眼宛冲土尔咱加族、黄草坝属番绰尔加族、榆林坝属番冬喃宛冲族的部落首领蛇眼宛冲主持建造的部族寺院。
642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祠庙,既是我国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又是供奉各类神祇的地方。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就出现了祖庙。殷墟遗址所发掘的就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宗庙遗址。东周及其后,我国就有了庙祀之制。天子、诸侯的祖庙称“宗庙”,士大夫以下的称“家庙”,即后来的祠堂。当然,祠...
642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小庙,俗称“小庙子”,因段家涝池旁曾有座单开间“山神庙”而得名。这座山神庙,约毁于清末同治年间。据耆老讲,解放前段家涝池已无小庙,而光绪年间在其南部的大庙中有龙王庙、关帝庙、娘娘庙之属,小庙村,因古建筑而得名。村域东至东洞村,北至石灰窑村,...
642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马神庙,明清庙宇。遗址曾在今邮电街南口东侧,在明、清时期的肃州神机库院内,系万历三十七年以后移址新建的。旧庙原在东岳庙东侧的东门内路北,万历三十七年遭地震毁坏,新庙改移至明神机库院内,故东大街第二个什字名叫“马神庙什字”。明万历《肃镇华夷志...
642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仙姑庙,明清道教庙宇,系民众求嗣之所在。肃州境内曾有仙姑庙多座:影响较大的一座位于茅菴河东崖头上,系明代建筑,清末毁于回乱。一座位于北门外“陕甘大道”北侧,坐北面南,始建于清雍正元年,重建于同治十三年。《肃州新志》载:“仙姑庙,一在肃城北门...
643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古人在地方上筑城,一是为了建立郡、州、县级政权,二是为了保护郡州县境内百姓的安全。所以在夯筑城垣之后,一般要围绕城垣开挖城壕。能注水的城壕曰“池”,不城隍庙旧照能注水的城壕叫“隍”,“城隍”二字由是出现。既然城、隍建筑体系能够保护城中市井正...
643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北齐皇室慕容氏有祈求城隍佑护之事,唐代韩愈有《祭城隍文》,宋代以前全国各地州县皆奉祀城隍。从此,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为城隍爷出巡去行宫给鬼放假的日子,所以这三天也称“鬼节”。
643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左宗棠光绪初期驻肃多年,留下了不少逸闻趣事,《清稗类钞》就记录了其中一件轶事。是说左宗棠驻肃期间,肃州地方狼多,咬食人畜、祸害百姓。于是他下令湘军围猎打狼,部队出猎多日,未打到一只狼。围猎指挥官进言:“传说狼之为物,冥冥之中有神管辖,故非人...
643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南文庙属官方酒泉书院棂星门牌坊所创,明成化三年由以佥都御史身份巡抚甘肃的徐廷璋主持建造。其建筑沿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有照壁(面向北)、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明伦堂。因有讲堂——“明伦堂”的存在,俗称“肃州学宫”。棂星门内有“钟...
643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文庙,又称为“夫子庙”、“孔庙”、“宣圣庙”、“宣圣祠”,是供奉、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是儒教传教的正统载体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文庙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庙学合一”,其特点是庙附于学。庙是学的信仰象征,学是庙的...
643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关帝庙,是为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而兴建的。明万历六年,神宗皇帝将“义勇武安王”关羽追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四十二年应道教要求又将其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忠义、勇武、仁信的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