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23 / 821
633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旧沟,明代东洞子坝水渠名。但命名时间与“新沟”同期,约在清乾隆初年。旧沟村,因地理实体“旧沟”而得名。
633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上二截,因地处丰乐河“河西头坝”第二截水道而得名。按:截,量词,段。
633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上三截,因地处丰乐河“河西头坝”第二道截坝而得名。
633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高沟,观山河旧渠道之一,因引水渠道位置高而得名。
633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新沟,清代红水河东洞子坝水道名。开挖时间晚于西北部明代的渠道“旧沟”,但命名时间与之同期,约在乾隆初年。
633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下四截,因地处丰乐河“河西头坝”下游第四截水道而得名。
633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本章内容包括:屯升、 东一 、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西洞、新地、新一、新二、新三、新四、新东村、新西村、东洞、四号。
633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代肃州施政条款名屯升,原名“九家窑”,因有张、王、李、范、董、陈、武、党、当九姓人家挖窑居住而得名。至于“屯升”,因清乾隆二十九年肃州知州康基渊十六条施政措施之一“改屯升科”而得名。地名含义:屯田户改升科田户。
633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代肃州施政条款名。屯升,原名“九家窑”,因有张、王、李、范、董、陈、武、党、当九姓人家挖窑居住而得名。
634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为九家窑屯田及屯升的来历。
634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东一村(1983.3—2006.3 ),原属原屯升乡,现为清水镇屯升村地片。原村域东至马营河,北至原东二村,西至原东二村,南至夹山子滩。
634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东二村(1983.3—2006.3 ),原属原屯升乡,今为清水镇西一村地片。
634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东三村(1983.3—2006.3 ),原属原屯升乡,现为清水镇屯升村地片。原村域东至马营河,北至上寨村,西至西三村,南至原东二村。
634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西一村,原属原屯升乡,今属清水镇。村域东至马营河,北至西三村,西至西二村,南至二支渠。
634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代工区名西二,因地处“兀家窑垦区西渠二工区”而得名,简称“西一 ”。现今村名西二村,原属原屯升乡,今属清水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