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18 / 821
625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丁家闸、店闸、单闸、双闸、西坝、东坝、南坝、余家坝、沙子坝、滚坝、四坝、上坝、下坝、头坝 、二坝、西二坝等。
625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丁家闸,丁家坝十条水道分水闸口之一,因分水闸临近丁氏家园而得名。现今村名丁家闸村,因临近人工建筑实体“丁家闸”而冠名。
625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店闸,又名“店子闸”,红水河“洪水坝”第3道闸口。闸口在今沙圪塄村3组西南,旧渠道斜穿沙圪塄村东北流至“柴家崖”进入店闸河灌溉区域,浇灌今总寨镇店闸村、清泉村所属土地。清初将店闸村境内南北向的常年河河段称“双寨沟” 。
625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单闸,红水河“洪水坝”第四道闸口。按:闸口在今沙圪塄村3组南,斜穿沙圪塄村东北流至“长水地”进入灌区。
626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双闸,红水河“洪水坝”第五道闸口。闸口在今沙圪塄村4组南,旧河道斜穿沙圪塄村东北流至今总寨村进入灌溉区域。
626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肃州于氏家族,在整个清朝为肃州的名门望族。
626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西坝,本称“西坝圪塄” 简称“西坝”,系清初新城坝“徐公渠”下游诸坝之一。
626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若我新城坝徐公渠有清乾隆初年,蒙州同徐公疏通水道开垦落业、税驾桑田,取水源于边里新城坝梅家豁洛以下,所有沿边一带渗流之水聚集下游,开导疏通沟渠,以资本坝灌溉之需。
626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东坝,本称“东坝圪塄”,简称“东坝”,系清初新城坝“徐公渠”下游的诸坝之一。
626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南坝,本称“南坝圪塄”,简称“南坝”,系清初新城坝“徐公渠”下游诸坝之一。
626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南坝运氏远祖家相继出了六个秀才。
626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余家坝,明清河北坝干渠之一。佘家坝村,因地理实体“余家坝湾”而得名。原村原属果园乡,今为果园镇西沟村地片。
626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沙子坝,讨赖河南岸坝名之一。苜蓿沟、石头沟、校场沟、东二分沟和上仰沟十二条水道。沙子坝村,因地理实体“沙子坝”而得名。
626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坝口在新地东部的红水河西岸,拦水建筑物以草编石笼滚入水中为“堰”,就地取材,方便实用,可起到水小截流、水大溢流的双重作用。滚水坝,就是一种高度较低的拦水溢流堰。
627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四坝,系讨赖河黄草坝第十二条水道,因下分仰沟坝、罗泉坝、山水沟坝、南水沟坝而得名。四坝村,因水利设施而得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