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15 / 821
621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冰川冻土专家、博导盛煜的事迹。
621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泉湖公园,即如今的“西汉胜迹”,坐落于酒泉城东关外路北,因古“酒泉”及其旁边的湖池而得名。《神异经》中说“西北有’酒泉’,澄清如镜,饮者皆不死。”不管怎么说,酒泉郡、酒泉县乃至今日的酒泉市都是以“城下有泉,其味如酒”的缘由命名的,上下传承了...
621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了酒泉赋(当代•荒野)。
621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泉寺,曾位于泉湖公园斜对面,因临近南清水河而得名。清泉寺又名“钟家寺”,系弘治年间沙州番夷钟氏出资建造的。建寺的目的和东关南城巷的“顺城寺”相若,是用来刺探官方情报的。
621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花城湖,明代湖名。花城湖今已辟为生态旅游景点,然而在明、清时期,此湖是肃州积水面积最大的湖场。
621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放驿湖,明代湖名。原名“站家湖”,因驿站曾在湖滨设置而得名,后来东关厢建成,才将驿站迁至东关内名为“在城驿”。总之,放驿湖为驿站放牧牲畜的专用湖场,故名“放驿湖”。今名“黄莺湖”,实乃“放驿湖”转音。
621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垡湖,明代湖场。垡子,又称“地煤”,学名“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
621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垡子,又称“地煤”,学名“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肃州未使用煤炭作燃料之前,垡子是湖区周围百姓使用的一种耐久性极强、热卡极高的燃料。
621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滚锅泉,明清泉名,位于垡湖西部边缘,在今三奇堡村3组地界,因泉流喷涌如锅中沸水翻滚而得名。滚锅泉是小泉坝的正源,被小泉坝民众称为“西湖大泉”。
622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集泉村,原名“小泉“,因“小泉庙”北侧的“小泉”而得名,解放后改名“集泉”。
622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泉,原名“涌泉”,因境内“殷家沙泉”喷涌不息而得名。1981年3月,由于县内地名重复而改称“清泉”。
622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红泉村,因地理实体而得名。原属原临水乡,今为三墩镇双塔村地片。
622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天生泉地处“三个锅桩”沙漠中心,大概是文人取《韩非子》“’天生’也者,生心也”句意命名的。其甘甜的泉水,不知救过多少路人的性命,南来北往的过路人,均称其为“天生泉”。
622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了天生泉的故事。
622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灵泉,清代泉名,因泉水清冽、甘甜,州人常取此水煎药而得名。古泉位于北极宫西北侧百米处,大致位置在原金属回收公司院内。此泉泉口昔日很大,雍正年间官方为了保护古泉,用木桩、肃州文史?地名文化专辑木板围成八面型,上面建亭,俗称“八卦泉”。它是北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