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14 / 821
619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红山河,因“红山”在其河口西侧而得名,名称沿用至今。
619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观山河,清称“观音山坝”、“观音山河”,因流经山口内“观音寺”而得名,解放后简称“观山河”,名称沿用至今。
619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丰乐河,因流经汉“乐消县”地而得名。河名含义使乐'宿丰收富裕的河流。汉称“乐涫”,明、清称“丰乐川”,民国称“丰乐河”,名称沿用至今。
619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丰乐河,两汉称“乐涫”,系两汉魏晋酒泉郡乐涫县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此河水利设施在明前方志未载,明、清两朝称"丰乐川”。丰乐川分河西六坝和河东五坝。
620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马营河,明称“千人坝河”,清代下游屯民讹称“仙人河”,因流经“哨马营” 又称“马营河”,名称沿用至今。
620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水河,沿途汇集讨赖河地下潜流露头泉水而得名,名称由明代沿用至今。
620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营尔河,因河流尾水流至“营尔墩”而得名,名称由明代沿用至今。
620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小河,因与北部的“大河”河段相对而得名,名称沿用至今。
620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野猪沟,因崖谷内有野猪活动而得名,名称沿用至今。
620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1971年7月9日下午3时40分,祁连山区突降暴雨,特大洪水造成红岭水库垮坝事故,上游洪峰以最大流量180秒立方下泄野猪沟,致使下游河床下切2—3米不等。这次飞来横祸,虽冲垮了漫水滩村民的数道截水土坝,却冲出两眼使人惊奇的泉流,这就是白水泉...
620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肃州地处“酒泉盆地”,四面环山,东有祁连山余脉元山子,西有文殊山和嘉峪山(俗称黑山),其南部有冰川、山泉富集的祁连山,其北部有白垩纪沙质黏土层堆积的系列残丘北山。整个盆地西南高、东北低,以嘉峪关——酒泉城——永定堡——紫禁城——明海古城一线...
620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古池塘名、今水库名相传古时候讨赖河水流在今鸳鸯村西的河畔冲刷形成了一汪深水涮湾,形若池塘。这汪深潭引来一对鸳鸯在彼嬉戏,文人将其命名为“鸳鸯池”。
620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鸳鸯池水库位于夹山峰脊线南侧的峡谷中,东北据金塔县城12公里。水库始建于1943年6月,1946年11月建成投入运行,现为金塔县游览胜地。
620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新湖,以“新坝”和“圈子湖”各取一字而得名。村域东至黄泥堡村,北至三墩镇下坝村,西至三墩镇双塔村,南至车华尖镇漫水滩村。
621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北湖,原名北沟,因旧水道而得名。后因县内取名“北沟”的大队过多,且该地四周临湖场而改名“北湖”。北湖村,原村隶属泉湖乡,今属泉湖镇花寨村地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