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13 / 821
618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道湖山,临近“道湖”的山。位于银达镇西坝村西北部,距村委会驻地6公里。今讹称“刀湖山”、“刀货山”,应予以纠正。
618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累墩子山,现今山名,因山顶上有一座坍塌的烽墩而得名。
618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观山口,因地处地理实体“观音山口”而得名;观山口村,因村位于观音山口北侧而得名。
618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了观山口居民青黄不接时的困境情况。
618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丰乐口,因地处丰乐河出山口而得名;丰乐口村,因临近丰乐河河口而得名。
618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由于山口流出山泉一股,明万历年间肃州官方曾安插番属“卜牙尔加族”居此。1954年2月20日山体及山口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今山口内“青棵地”及山口外西侧有肃南县藏族村落,或许他们就是卜牙尔加族部落的后裔。
618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西坪,相对于“东坪”而言,因祁连山北麓丘陵上的平地与方位而得名。当代曾用村名西坪村,因地理实体而得名。原属原红山乡,今为金佛寺镇西寨村地片。
618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沙河,因花儿坝中长沟“刘家沙河”段而得名。1958年,红水河二支渠即沿此河修建,1974年废弃。明代村堡名沙河堡,位于原4组南部,城堡内外曾有庙宇,以堡内瑞云寺较出名。
618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讲述了沙河赋。
619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单长村,因地处洪水坝“单闸长水地”而得名。原村隶属总寨镇,今为总寨镇单闸村地片。
619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讨赖河,先秦称“白水”,汉称“呼蚕水”;晋称“福禄河”,因邻近酒泉郡福禄县而得名;唐、五代称“金河”,因邻近“金泉”而得名;明称“洮赉河”,因发源地“纳嘎尔当”在洮赉山和洗赍南山之间得名。清讹称“讨赖河”,名称沿用至今。
619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讨赖河汉称“呼蚕水”,是汉魏晋王朝波河而设酒泉郡福禄县、会水县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西南到东北沿线遗留的“三百户”、“东关”、“梁家山”、“鸳鸯池”诸墓群,便是这一时期汉民族西渐并波河定居的历史明证。南岸依次有兔儿坝、沙子坝、黄草坝、柳树坝。北...
619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红水河,因古水名“赤水”而得名,元、明、清、民国因之。解放后因“洪水坝”坝名讹名“洪水河”,并沿用至今。
619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红水河,先秦时期称“赤水”,系两汉魏晋酒泉郡福禄县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此河水利设施在明前方志未载,明、清两朝先后有“花儿坝”、“临水坝”、“洪水坝”、“滚坝”、“东洞子坝”、“西洞子坝”。
619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临水河,本属“红水河”下游泉水段,旧时因“临水坝”灌区各保在沿途设坝而得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