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05 / 821
606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盐池堡,原名“上盐池堡”,因相对于村东北儿十公里外的镇夷“下盐池”而得名。
606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半坡堡和半坡村。
606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余年寺,本名“蛇眼寺”,这座藏传佛教喇嘛寺曾坐落于清水堡半坡地面,约建于明万历后期。讹称“余年寺”由来已久,乃清水五堡村民旧操镇夷方言所致,早在清康、雍时期已经形成“余年寺”之讹音。蛇眼寺,乃属黑番头目蛇眼宛冲所统部落的家庙,是以蛇眼宛冲的...
606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中截,因地处丰乐河“河东头坝”中截段而得名。
606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大庄堡,明代城堡,约筑于万历初年,因其东有“大门庄”而得名。境内刘家沟口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一干骨崖。
606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上河清堡,与中河清堡、下河清堡两座丰乐河沿线的城堡相对而言。上河清堡,原名“永清堡”,含义是永久清明的寨堡。
606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高良佐笔下的上河清。
606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红寺堡,相传地近丰乐河西岸“红寺坡”的红墙寺院一一“喇嘛寺”而得名。
606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观山堡,“观音山堡”的简称,因位于“观音山”下而得名又名“永安堡”,具有长久安宁的意味。遗址位于沿山公路南侧,其东便是观山石滩。
607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红山堡,因寨堡临近南部的“红山”而得名。
607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营尔,汉属乐消县地。明万历间称“井田庄”,并无寨堡;寨堡大约筑于清代后期。相传营尔堡为同治年间清军平定“肃州回乱”时建造的,扼守洪水坝的满八旗部队在此扎过营,并由此得名。
607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三奇堡和三奇堡村的概况。
607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三奇堡,元代城堡,时名不详;明代万历年间已称“乱古堆堡”。
607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张家牌坊庄子,曾坐落于今三奇堡村1组的原张家南庄和北庄之间,其东为纵穿甘新大道的薛家路槽。因此庄出了节妇程氏,官府于乾隆二年为其建贞节牌坊而得名。
607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名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古今地名铧尖,原名“小铧尖”,因地域形状西尖东阔形似“铧尖”,且与“大铧尖”东、西相对而得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