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02 / 821
601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骑马打仗。一种传统民间儿童游戏。男孩子拿木棍当马骑,在房间里跑来跑去。长大一些则变成互相当马,一个人背上驮着另一个人,被骑的就是马。玩耍时孩子们分成两拨,两人一组,一般比较高大的孩子当马,把另一个背起来,然后两拨人就上马开打,对冲。
601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掰手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掌相握,另一种是手腕接触。双方抗衡时谁先松劲谁就输。
6018
攻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攻城。要求有比较空旷的平地,“己”字形的对抗划线。游戏以推,拉等身体对抗为主要手段,具有一定危险性。游戏前约定游戏总人数并分二组;各从大本营出发,以一方脚踩入对方大本营的“三角划线区”为胜。
601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丢手绢。人数不定,人多为佳,选一块空地,一个手绢即可。规则很简单,有一首儿歌就是唱游戏规则的,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游戏。
602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跳远踩脚。需要狭长平坦的空地。一个人从底线跳出去若干步,另一个人也同样跳出去,但是少跳一步,然后尽量踩到前者的脚,前者可以躲避。
6021
跑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跑圈属于丢沙包的衍变游戏,即丢沙包的变种。至少四个人玩,分成两组,一组丢沙包,一组躲,但负责躲的一组,最终目的是在成功躲过所丢沙包的同时,还要绕螺旋进到场地最中间并成功原路逃出,比丢沙包更加需要敏捷的反应速度。
6022
跳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跳马。两人以上,人多为佳,在小型平坦空地上进行。一个人弓着腰,另一个人借助双手和双臂的支撑力从上面跳过去。
6023
斗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斗草。不需要场地。两个人把草根或者树叶的茎交叉在一起,然后反方向拉扯,看谁能把谁的拉断。
602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弹棋子。规则非常简单,在较大的桌子上,用象棋子或其它较小的饼形物体,尽可能用自己的棋子把对方的棋子全部打下去。
602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打三角板。不需要场地,两人个分别拿出一叠三角板,谁的多谁就把两叠一起放到自己的手背上,然后把三角板陡起来,用同一只手去抓,抓到的归自己,没抓到的掉到地上,对方再用同样的方式抓,直到所有的三角板被抓完。
602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拍洋画。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或者平地上,采用“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连续翻身为胜。
602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跳橡皮筋。类似于跳绳,是女孩子的运动和娱乐游戏。只需小型空地和橡皮筋,规则简单,但步法复杂。玩时四至六人围成一圈,一个人的腿搭在另一个人腿上,然后一边跳着转,一边念着顺口溜: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
602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击鼓传花。是好多人玩的游戏,可任选场地,只需鼓和花,也可用其他类似道具代替。玩时,大伙围成一圈,一人在中间蒙眼击鼓,花儿或球在众人手间传递。
602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道具是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
603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天下太平。这是两人游戏。先在地上画一个四四方方的田字格,以石头、剪子、布划拳决胜,赢方在格子里用棍子一笔一划写下天下太平,先写完者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