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2302条
基础文献
23条
析出资源
6590条
图表
1537条
人物
1512条
机构
643条
事件
229条
地名
336条
专题
448条
作品
790条
实物
19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民国酒泉县志
酒泉市志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
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400
/
821
5986
游戏竞技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游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流行于少年儿童和成年人娱乐之中的嬉戏活动,俗称“玩耍”。有些游戏项目在发展中逐渐完备,最后形成了竞技项目或杂技艺术。游戏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
5987
荡秋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荡秋千是肃州城乡普遍流行的游戏,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一度在城乡人家小院里颇受欢迎。
5988
狼吃娃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狼吃娃娃,上世纪在肃州城乡广泛流传的一种青少年棋类游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两人兴趣来了,在平地上画一个五横五竖纵横线交叉的棋盘,组成共二十五个棋点。分狼方、娃娃方各占一头,以小石子做棋子。狼方有三枚棋子称为狼的棋子,娃娃方有十五枚棋子称为娃...
5989
老鹰捉小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鼠狼吃鸡”,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因活泼有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广泛流行于中小学校,对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990
滚铁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滚铁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流行于城乡中小学的传统游戏。由于滚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且制作简便、易于携带,男孩子普遍喜欢玩。所以,滚铁环就成了那个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
5991
赶老牛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老牛,即陀螺,是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和儿童普及性的玩具,因玩耍时需要用鞭子不断抽打,肃州人便将陀螺谓之“老牛"。玩时,先用一根小鞭子的鞭梢稍稍缠住它的腰部,再用力一拉,使之直立旋转起来;或利用自身发条的弹力旋转,然后用鞭子不断抽打,令其不停旋...
5992
拔腰蹬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拔腰蹬棍,源自人们在劳动之余的一项娱乐活动,往往在力量相当的两个青壮男子之间角逐,也有泼辣的妇女与男子较真的。
5993
[拔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拔腰不用器械,不受场地限制,可随处进行。比赛时,设一名裁判,比赛两人相对叉开两腿、弓腰侧身反搂住对方的腰部。当听到裁判“开始”的口令后,双方同时用最大的力量向上拔对方,以先把对方拔至双脚离地者为胜,如其中一方没做好准备,则拔起无效。
5994
[蹬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蹬棍,其实也是拔棍,源自牧童放羊时的夺鞭杆。拔棍时,俩人对面伸腿坐地,双脚相蹬。拿一根结实的木棍横在中间,两双手紧握木棍。裁判号令“开始”,俩人使劲往自己怀中拔棍。只要把对方臀部拔离地面,就算胜利。
5995
打沙包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打沙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儿童中间广泛流行的经典集体游戏,玩耍时在空地画一个大圈,用细沙塞满的沙包作为投杀对方的武器,又叫丢沙包。
5996
斗鸡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斗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肃州区广泛流行的儿童游戏。大人们在劳动或游玩歇息时,也会玩这种游戏。各地对斗鸡的称谓稍有区别,南方称之为“撞拐”,北方叫做“斗鸡”,也有些地方称其为“顶拐”。
5997
跳房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跳房子,也叫跳格,升级,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肃州区的孩子们经常玩的一种游戏。
5998
划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划拳,又叫猜拳、豁拳、猜枚、拇战,是汉族民间两人相对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它可以增添酒兴,烘托喜庆。其技巧性颇强,给玩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且因玩时须喊叫,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
5999
跳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跳绳,是一种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健身游戏,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年轻女性中非常流行。
6000
踢毽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踢毽子,又称打鸡,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体育活动,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尤其是少年女子的喜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