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2302条
基础文献
23条
析出资源
6590条
图表
1537条
人物
1512条
机构
643条
事件
229条
地名
336条
专题
448条
作品
790条
实物
19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酒泉市志
肃州文史第十三辑
肃州文史·百年巨变访...
民国酒泉县志
肃州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人文地志...
肃州文史第十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辑
酒泉文史資料第八輯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肃州文史第十九辑 地...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二辑
肃州文史 第十五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四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六辑
酒泉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文史资料 第三辑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394
/
821
5896
拱手礼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肃州人热情厚道,熟人、朋友见了面,为表示敬意或自歉,向对方双手抱拳合于胸前一揖,谓之“拱手礼”,也称“作揖”、“揖礼’,是一种见面问候的常用礼仪。
5897
饭桌礼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饭桌上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反映了一个家庭的道德观念和日常习惯。不同的家庭或家族,由于受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自然就形成了具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在古代,饮食礼仪按阶层划分为宫廷、官府、行帮、民间儿个等次,而现代饮食礼仪则简化为...
5898
先干为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肃州人喜欢喝酒,讲究也多,其中“先干为敬”,就很能体现出热情好客、礼仪先行的个性。尤其在接待、聚会的酒宴开始,东家首先会满饮一杯,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谓之“先干为敬”。有人以为,这种劝酒方式,是现代人劝人喝酒的交际词令。其实不然,“先...
5899
酒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人爱喝酒,但凡喜怒哀乐,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酒搭上关系。不过,喝酒归喝酒,无论在您什么情况下,都得遵守酒场礼仪。
5900
过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在肃州,一般老人到了六十岁年纪,儿女们就想着要为老人“祝寿”,亦称“过寿”,“做生日”,祝愿老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以此营造热闹、喜庆气氛,让老人家开心。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百岁人瑞,那就更要大办特办了。
5901
隆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一般人在六十大寿前,就请专门打棺木的匠人来,破木做棺木。棺木做好后,要置办酒席,专门请至亲好友、远亲近邻来庆贺,谓之“隆木”。
5902
盖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俗话说:“娶亲盖房,大家帮忙”。过去人们盖新房,是家中大事。从决定建房,开始备料,拉石头,运泥沙,绑把子,亲朋必定前来帮忙,这叫做“邻帮相助”。所以,旧时肃州人建房,从最初的破土动工,到最后建成,都有各种不同的仪式。
5903
温锅乔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肃州人,在自建新房落成,或购买新房后乔迁,或兄弟婚后分家独立成户迁进新宅,都要请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前来庆贺乔迁之喜,主人设宴款待来客,谓之“温锅”,亦称“暖锅”、“温居”、“暖居”、“暖房”、“烧炕”。
5904
喜鹊报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自古以来,人们视喜鹊为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肃州人举行婚礼,为营造喜庆气氛,最乐于用剪贴“喜鹊登枝头”来装饰新房。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早已成为男女情缘的象征。它还经常出现在传统诗歌、对联、绘画中,甚至被称为“圣贤鸟”。喜鹊,古时被冠以“神女”美名...
5905
放风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清明时节,碧空万里,惠风和畅,草木萌发,喜欢室外活动的人们便纷纷走出家门,踏春、郊游、放风筝。肃州人放风筝,从春节过后就已升始,一直持续到端午前后。
5906
三十而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圣人云:“三十而立”。人到了三十就要成家立业,独立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不能再依靠父母或家人。其一,三十岁已是成年人,身体、思想已经成熟,就要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奠定事业的基础,否则就会白白耗费青春年华。其二,父母也已到老年,如果人到了三十岁还不...
5907
七十不留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民间有句俗话,叫“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意思是说,老人七十岁以后,如果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主人不要强留其住宿;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就不要强留其吃饭;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更是连坐都不要挽留了。
5908
裕固族礼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裕固族人生性豪爽豁达、热情好客,在交友待客方面非常注意礼节。客到门上,待客下马会,主人先双手奉上下马酒,欢迎客人到来;客人走时,上马酒也要双手敬上,祝愿客人一路平安。
5909
回族礼仪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回族待人诚实憨厚,和蔼可亲,有礼有节。本段文字介绍了回民在相互问候、待客、出行、割礼时的礼仪。
5910
一、互致“色俩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八辑 民俗文化专辑
|
类型:
正文
俗说话:“回回见面三分亲”。无论男女老少,见面相互问候时,通用一种祝安词,也叫见面语。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訇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