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370 / 821
553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生产夜光杯的原料祁连玉采自距酒泉城百余公里的祁连山中,有冰裂纹、松花纹两种。夜光杯要经过选料、钻棒、烫蜡等30多道工序才能精雕细磨而成。2006年,酒泉夜光杯雕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夜光杯厂被指定为遗产保护责任单位。20...
553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地蹦子”、“酒泉福禄车”、“酒泉民歌”、“赶驴”、“二鬼打架” 5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53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地蹦子:地蹦子又叫“老社火”、“跑打场”、“秧歌子”,是流行在肃州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
553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福禄车:福禄车是春节期间酒泉人非常喜爱的社火形式之一。肃州区流行的福禄车,因带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和戏耍趣味而备受青睐。
554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民歌:酒泉民歌是由肃州劳动人民即兴编创、口头传唱,反映当地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歌曲艺术。其曲调古朴无华,诙谐风趣;歌词继承了传统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尤其在“比”上有独到之处。
554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二鬼打架:二鬼打架是肃州区境内流传至今的民间杂技,也是酒泉重要的社火品种之一。二鬼表演动作激昂,打斗场景逼真,观者往往有身临其境之感。表演结束后,二鬼双手提鞋躬身向众人行抱“鞋”礼。
5542
赶驴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赶驴:赶驴是肃州民间社火舞蹈哑剧,也是春节期间重要的社火节目之一。
554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经过肃州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多年来的挖掘、收集和整理,有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酒泉市和肃州区保护名录。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
554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民间文学:除“酒泉宝卷”夕卜,还有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
554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民间语言:裕固族语言。
554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民间美术:刺绣、剪纸、绘画、雕塑。
554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民间音乐:三弦弹唱、裕固族民歌。
554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民间舞蹈:霸王鞭、旱船、舞龙、舞狮、太平车、磨盘秧歌、春官扫街、肃州铁芯子、黑社火。
554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地方戏曲:肃州地方戏(眉户、坐场)“眉户戏”,也叫“曲子戏”、“迷胡戏”、“弦子戏”,属秦腔派戏。
5550
曲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曲艺:说书、绞儿(或杂话、谐谑)、膏药词(谐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