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302 条 368 / 821
550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介绍了坝圪塄人面临的缺水困境:1.输水渠道远、渗漏大;2.差役多、负担重;3.待遇不公、低人三等。
550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那时的嘉峪关至新城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黑石滩,水一直转到新城蒲草沟与果园西沟村交汇处,顺势进入一条宽约50米、深2.5米的沟槽,这就是后来的双坝峡。河水顺着这条自然形成的沟槽和人工修筑的分水闸分流后,穿过边湾滩进入东西坝圪塄各自的人工渠道流入...
550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但《新城坝徐公渠开垦水程碑记》明文规定,下游每年必须出春水人夫36名,时间半月;夏坝人夫36名,时间半月。两项合起来每年1080个人工,此外还有看坝人夫、淌沟人夫若干名,每年交芨芨草5000斤,祀神或演戏助布施钱20吊。春水人夫出工的时间定...
550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北龙王庙敬神演戏,每年都是坝圪塄献的羊最大,钱也不少出,可是坝圪塄的水利、长夫、民夫叩头时被勒令跪在最后的一个斜角里,连别人屁股后正中的地方都不许跪。别人住在龙王庙的庙院里,坝圪塄大小人等住在庙院外自己修的茅草房内,吃的时候是自做自吃。这叫...
551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1988年春,工程指挥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清岸台,刷边坡,拉运截水砖,埋设截水墙,筛运底砖垫料,开始全面衬砌。由于工程量大,各村以队统一放线,以户分段施工。劳力少的农户请亲朋帮忙。四个村原本不足1900个劳力,但工地上一下子达到2400...
5511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2010年11月23日上午,由甘肃省水利厅讨赖河流域管理局张建成科长陪同,拜访地方文史专家、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吴浩军教授,相谈颇洽。旋经吴教授引导,访问酒泉博物馆原馆长冯明义先生。冯明义先生时年82岁,家住酒泉市西大街点式楼,原系总寨清泉村人...
5512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被采访者回忆了有关讨赖河西河口龙王庙的一些事。
5513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龙王庙每年都有哪些与水利有关的活动。每年四月初一,人们都要上文殊山朝山。洪水坝人前往文殊山须经大龙王庙,并在这里焚香朝拜。每年开春,三坝水利均往龙王庙进香,然后开河。至秋,须到此酬谢龙王一年辛苦。水利带领几个民工(旧呼长夫),会同各坝乡绅代...
5514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水利一职具体所司:一是号召百姓修理渠坝,专修坝口。至于入村后的渠道,则由各村来修。用今天的话讲,即主要负责干渠。二是常年住守坝口,观察水情,但无调拨水的权力。封建水规权力极大,社会普遍严格遵行。如洪水三坝,大坝最大;水大时则分往下游二坝,水...
5515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水利只收他所得报酬,主要所取者,一为修水坝未交之摊派费,二为水利自己应得之报酬。
5516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水利之下有人头而无分支机构,支、斗、毛渠均由各乡村行政人员负责。村有村长,保有保长,甲有甲长,保甲负责支渠水利事务。
5517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问:水利是如何选举的?答:水利的选举过程我不太清楚。据说多由地方头面人物出面推荐。但有时如大坝这样渠广、差肥的水利,会推选出儿个候选人,以打刍牛决之。那时,总寨街上有一龙王庙,是规模较大的龙王庙。打刍牛者,每年立春时,于此庙内祭龙王,绑扎一...
5518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解放以后,封建水规破除,由政府派人管理,仍称水利,但已是国家干部。
5519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土改”,我周围的水利多为中农,包括我家、郭水利家,都是中农。
5520
知识出处: 肃州文史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上世纪50年代大龙王庙尚在。我小时上文殊山,经常经过那个龙王庙。解放后,大龙王庙的祭拜活动再未搞过,戏不唱了,刍牛也不打了。大约从1958年开始,很多龙王庙都先后被拆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