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009 条 295 / 668
4411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6月县委设立财贸部,由县委副书记巩维铭兼任部长;设立徽县政法党组,崔子瑞担任书记。
4412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7月28日县委通报分口管理、各负其责委员分工情况。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领导原则,充分发挥各个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以往某些单位因无人领导而使问题成堆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现象,使全县各方面的工作都得到均衡的发展,县...
4413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9月13日各区大力宣传和贯彻党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精神,全县468户私营商业户中的303户已申请进行各改造。已经改造了私商直接地支援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4414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9月县委设立农业生产合作部,郭文掊担任部长。
4415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10月银杏乡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尚志,大胆运用科学技术种田,使3亩玉米亩产达1260斤,年底去北京参加了全国农业劳模会。
4416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6年10月县委设立《徽县报》编辑部,山芳担任编辑。
4417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11月15日县委在十个月来各项主要工作的综合报告中,对全县农业、商业、工业、宣传、文教、党建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今年十个月以来,尤其是从去冬今春以来,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实现了半社会主义的农业合作化,建成农业...
4418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11月29至30日政协徽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68人,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4人,主席1人,副主席5人,秘书长1人。县委书记李景华兼任主席,副主席丁用章、周少珊、李瑞民、马建章、索世华。会前经...
4419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12月9至13日徽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人委礼堂召开,历时5天,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149人。大会听取并讨论通过了王智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并讨论通过了景财忠所作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大会强调指出,目前全县各...
4420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12月15日省、地工作组对徽县国合商业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全县1955年底有国合商业机构65个,干部435人,干部平均工作量每年为23977元。1956年机构扩大分细后,截止10月底徽县国合商业大小共有机构116个,比1955...
4421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徽县自1949年12月4日解放至1956年底,县委共设立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监察委员会、工业交通部、财贸部、农业生产合作部、《徽县报》编辑部9个常设工作部门。县政府4月设立文化科、副科长周少珊;商业局(4月),副局长柳...
4422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徽县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即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全县行政区划变更较大。1950年设立城关、伏镇、江洛、大成、汪川、榆树等7个区;1952年增设了麻沿区和大河区;1953年撤销大成区;1955年撤销城关和汪川区...
4423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6年全县总人口13.42万人,总耕地面积62.40万亩(水田1.00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1.89万亩:(1)粮食作物48.34万亩,其中夏粮28.24万亩(小麦24.35万亩);秋粮20.10万亩(玉米13.52万亩,水稻1.00...
4424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6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80.79万元。全县财政收入207.96万元,其中企业收入0.50万元,各项税收206.22万元:(1)工商税收157.28万元;(2)农牧业税收48.94万元;其它收1.24万元。
4425
知识出处: 中共徽县党史大事记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7年1月14日徽县县委下发县妇联《关于伏镇区山根农业社发动妇女节约粮食、勤俭持家的通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