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945 / 2336
2916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三县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村中每人口粮不足150公斤的由国家统销粮补足,统销量逐年减少。
2916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0年〜1982年,三县粮油购销实行“一定三年”包干制,农村实际统销粮食比统销包干指标都有所减少。
2916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三县从1953年起,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和工商行业用粮实行计划供应,对非农业人口按户发粮食供应证,凭证定量供应,对工商行业所需的粮食实行定额供应。
2916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3年国家在对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同时,对食油也开始实行计划供应,当时规定的每人每月供应标准为: 人民武装警察大队以上干部1.2公斤,分队干部0.75公斤,厂矿企业工人0.47公斤,机关团体工作人员0.38公斤,一般居民0.19公斤,犯人及...
2916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4年,县城以下非农业人口食用油执行每人每月0.25公斤。
29166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5年起,依据劳力差别、年龄大小、行业不同等,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粮油定量供应。非农业人口凭 “市镇居民粮油供应证”到粮食部门购买粮油。
29167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8月25日,国务院公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和《农村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前者规定:对全国非农业人口一律实行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并发给供应凭证的制度,供应凭证分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4种。后者规...
29168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1961年3年经济困难时期,城镇居民、机关职工口粮普遍下调,干部、职工的口粮每月由15公斤一度减至13.5公斤、12公斤,11.5公斤。
29169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1年11月,城镇居民粮食定量由每月11.5公斤调整为12〜14.5公斤。
29170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2年后,经过纠正“五风”和调整农村政策,城乡粮食供应状况逐渐好转。
2917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油田勘探部门在东营勘探期间,正值经济困难时期,石油工人定量低、劳动强度大。为了支援油田开发建设,省、地、县三级粮食部门经常到现场了解情况,为油田一线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917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从1962年7月份起,国家压缩食油供应,机关、团体、厂矿企业、学校不分工种(除煤炭井下工人外)等级每人每月供应食油0.15公斤,一般居民每人每月0.1公斤,离退休军官和老红军,特等、一等重残军人及荣军休养院、疗养院伤病员每人每月0.5公斤。...
2917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油田干部职工和家属增加到5500多人。
2917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5月13日, 广饶县粮食局为支援油田的开发建设,在油田基地建立东营粮食供应站,专门负责九二三厂(1971年6月更名为胜利油田)的粮食供应。当时供应人口为7015人,月供应粮食17万公斤。油田会战开始后,工人体力消耗大,口粮严重不足...
2917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县城以下非农业人口的食油定量每人每月0.15公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