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035 条 1941 / 2336
2910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购销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2910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2002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山东省政府确定,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作为试点,率先放开粮食市场。东营市国家粮食定购任务仍保持上年水平,在市场粮价继续下滑和旱灾影响的形势下,国家定购粮食收购工作难度增大。全市各级...
2910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2003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粮食购销全面向市场化转变。东营市政府决定,自6月1日起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放开粮食收购,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2910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2004年全市收购粮食34721万公斤。
2910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2005年全市收购粮食52183. 5 万公斤。
29106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200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联合印发《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包括山东省在内的小麦主产省和部分粮食主销区实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29107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白小麦每500克0.72元,红小麦、混合麦每500克0.69元。国家确定托市收购主体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东营市的托市收购主体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东营直属库。
29108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截止9月底,全市完成小麦托市收购37047吨,托市收购的平均价格每为500克0.727元。通过托市收购,全市小麦价格比托市收购前每500克增加0.02元,拉动了市场价格,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
29109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2007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东营市由于小麦市场价格高于托市收购价格,没有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29110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由供销社根据粮油上市情况适当议购1955年-1963年,粮油议购议销业务逐步改由粮食部门经营。
29111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国粮油公司利津支公司(该公司于1953年并入利津县粮食局)于1951年在垦利县城陈庄设立经营组(该组于1952年12月并入垦利县粮食局),专营粮油议购议销业务,采取吞吐结合、高购低售的办法稳定市场粮价。
29112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垦利县内各大集市相继建立国家粮油市场,组织检查、监督市场粮油价格,打击投机黑市。同时由基层供销合作社敞开收购、销售粮油,稳定粮油市场。当年议购粮食82.4万公斤,油料3万多公斤。垦利县粮食部门于1955年4月收回粮油议购议销业务...
29113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7年后,开展打击粮油投机贩运活动,取缔无证粮商粮贩,限制无计划收购粮油的自由市场。
29114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粮油市场交易萧条。
29115
知识出处: 东营市粮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垦利县粮食部门在完成统购统销后,开展粮油议购议销业务。当年议购粮食27.5万公斤,油料4300公斤,油脂1700公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